首页» 新闻网» 媒体北理» 媒体理工

参与“两弹一星”是他一生骄傲

原文标题:参与“两弹一星”是他一生骄傲

原文链接:http://newspaper.hf365.com/hfwb/pc/content/202003/08/content_147984.html

  退休已有25年的沈华荣,一生最值得自豪的事,就是参加了国家“两弹一星”工程中导弹的最初研制工作。

  因此,视事业为生命的沈华荣,从合肥炮兵学院教学岗位上退休后,就将个人传记付诸笔端,撰写了回忆录。

  5年前,沈华荣被确诊为淋巴癌晚期,他坦然面对:“我没有虚度光阴,无愧一生”。

  毕业小书院

  沈华荣是合肥人,家就住在“鼓楼边的北油坊巷”。

  因家境尚好,沈华荣5岁时就上了私塾,到1945年抗战胜利时,只在北门的城北小学(现虹桥小学)上了1年就小学毕业。

  “李鸿章创办的泸州市中学堂,合肥人习惯称为小书院,在抗战胜利后,部分师生从霍山诸佛庵的省立第六中学奉命返回合肥,组建了省立合肥中学,也就是合肥九中的前身,我就在那里上了初中。”沈荣华介绍着母校的沿革。

  在学校,沈华荣表现出了极高的“出镜率”:连跳两个年级;作文被贴在墙上作为范文;出黑板报,为同学读报……

  初中毕业后,出于家庭“做生意”的安排,沈华荣休学了。

  顿悟人生路

  “1949年3月合肥市建立街政府时,街政府就临时在我家的大宅院里办公。”年近九旬的沈华荣回忆起这些,仍历历在目,“那时,我已经16岁,还帮着街政府做些会计工作。”

  1952年,沈华荣又回到了学校——合肥二中。

  “从内心讲,两年多休学,让我从骨子里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求学若渴啊!也更加珍惜上学的机会。”年迈的沈华荣这样总结年轻时人生的重要“顿悟”。

  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在二中,沈华荣“知行合一”,第一学期后,各科总成绩就排名前三,他是学习委员、班长,1954年毕业时,他代表4个毕业班学生,在学校做毕业讲话。

  为国定信念

  1954年,沈华荣被保送到北京工业学院((中国)科技公司前身)弹药设计和制造专业。

  “新中国兵器工业的开拓者——吴运铎到我们学院作报告,极大鼓励了我,他对我世界观的形成起了重要的作用,也坚定了我为祖国的国防事业做出贡献的信念。”

  1956年,沈华荣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这,成为他献身国防事业的巨大动力。

  1957年,沈华荣转入固体导弹设计专业学习,还进入院刊编辑部,“苏联导弹专家的讲座,我连夜翻译成中文,第二天刊登在院刊上”。

  5年在校的学习与实践,锻炼了沈华荣意志和信念,“扛着四五十公斤的带药导弹,到靶场进行试验”。

  投身发射场

  1959年到1979年的20年里,沈华荣在“两弹元勋”任新民的麾下,参加了543防空导弹助推火箭助推器、舰对舰导弹助推器的仿制,东风-3、东风-4、东风-5发动机的研制和核试验,奔波在甘肃、湖南、山西、新疆等省。

  说起20年的“两弹”经历,年近九旬的沈华荣说了三个细节:

  “我们穿的白大褂,是没有扣子的,这是为了防止扣子掉落在火箭发动机里;我口里喊出火箭发射倒计时……3、2、1的瞬间,是我思想高度集中、忘记一切杂念的时刻;1973年4月5日,母亲在合肥去世,我正克服晕车的痛苦,三天三夜赶往新疆发射场。”

  正是这种为党和祖国的献身精神,这20年,沈华荣荣获集体三等功两次、国防科工委一等奖。

  故里任教员

  这20年里,为了祖国的国防事业,1964年结婚的沈华荣,和妻子经历了15年的两地分居生活,直到1979年回到合肥,调入炮兵技术学院,先后任发动机教研室、机械教研室教员。“1980年5月在向太平洋预定海域发射远程弹道式导弹的飞行试验中,我曾作为项目总调度备选,时刻听从党和国家的召唤。”沈华荣不无骄傲。

  和在科研一线一样,沈华荣因扎实的理论基础与大量的实践经验,在授课一线也同样获得了学生的赞誉,多次被评为学院、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炮兵部的优秀党员、优秀教员,荣立三等功一次。

  1991年,合肥炮兵学院受安徽省机械厅委托,为周边企业培养中层干部,提高他们的专业管理水平,沈华荣作为教员,骑着自行车,站上合肥的化工机械厂、变压器厂、轴承厂、轻工机械厂讲堂授课。

  1995年,沈华荣以副教授、正军待遇退休。

  撰写回忆录

  退休后的沈华荣,觉得自己的一生与共和国的发展,特别是导弹的研制过程休戚相关,值得忆录,于是,6万多字回忆录《平平淡淡才是真》经过大半年时间的写作,在2014年完成。“退休以后的生活,也打算记录一下,以照片为主,书名暂定为《愉快的退休生活》”。

  在2000年进入军休五所后,沈华荣除了写回忆录,还参加了旅游、书画、钓鱼活动。

  “我的国画山水作品《浮云流水》在2007年被安徽省图书馆收藏。”沈华荣简单描述着退休后的“成果”,“我37年忙于科研和教学,对家庭的关照,说实话,不够!退休以后,我和老伴选择了共同旅游,也算是对她的补偿吧!由于老伴晕机,我们的目的地基本都在国内,皖南、沿海一带是旅游的重点。”

  谈笑抗病魔

  2015年底,沈华荣被确诊为淋巴癌晚期,中西医结合治疗两年后,病情基本稳定。

  “手术和治疗的过程是痛苦的,每到治疗的关键时刻,我就默默念着……3、2、1,排除一切杂念。”沈华荣介绍着他的战胜生理和心理病痛的方法,“就像进入了导弹发射倒计时。”

  由于用药副作用,沈华荣的视力大大减退,他所关心的国防新闻,更多的是靠广播获得。

  “大阅兵,我是靠手拿放大镜,对着电视屏幕完成的。”年迈的沈华荣说起去年国庆70周年大阅兵,说起新亮相的导弹,仍激动不已。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