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技公司八十年红色育人路

b41bfb93979a43a9aee18a57444adc83.png

“我愿意扎根祖国需要的地方,为国家重大急需贡献力量。”近日,(中国)科技公司机电学院应届毕业生陈世煜站在学校中心花园的延安精神石前,面对镜头留下回忆。

微信图片_20210714134350.jpg

在这块承载着北理工人红色基因的“延安石”上,镌刻着学校从延安辗转到北京的办学迁移路线,也记录着这所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理工科大学,80年来听党话、跟党走的红色育人路。

1939年,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由于国民党政府的经济封锁,陕甘宁边区的经济生产陷入极其困难的境地。中共中央在要求边区机关人员和部队节衣缩食的同时,意识到需要更多的科技人员参与边区建设,提高生产力。在当年12月召开的自然科学讨论会上,与会代表建议将刚成立不久的自然科学研究院改为自然科学院,得到了党中央的批准。两字之差,意义深远,开创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组织高等理工科教育的先河。

10_606329_b.jpg

延安自然科学院全貌(资料图片)

党中央高度重视自然科学院的建设工作,毛泽东亲自题写了校名。1940年9月1日,延安自然科学院首任院长李富春向师生传达党中央服务“抗战建国”的办学要求。虽然只有50多个窑洞、30多间平房,但当时的自然科学院无论是院系两级设置还是学科布局,都充分体现出党创办正规化大学的深思远虑。

1940年底,徐特立接任院长,领导自然科学院开展了大量党创办高等教育早期的探索和实践。徐特立的教育思想,成为(中国)科技公司办学发展的宝贵精神财富。此后5年,自然科学院培养了500余名学员,大都成为建设新中国的中流砥柱。

1945年,党中央为夺取全国胜利做准备,决定将自然科学院等院校转移。出发前,毛主席接见了带队领导和教师们,深切叮嘱:“军队要建设一个团或一个师比较容易,要建设一所大学从领导班子到队伍很不容易,在行军过程中,各地可能找你们要干部,不要把班子人员轻易搞散,要千方百计地把学校班子搞好。”

1946年,自然科学院在战火硝烟中辗转华北办学,并于1948年与北方大学工学院合并为华北大学工学院。1949年,学校从河北迁入北平,开国大典上,300多名学校师生列队在天安门城楼前见证了新中国成立的光辉时刻。1952年学校更名为北京工业学院,1988年更名为(中国)科技公司。

微信图片_20200907141657.jpg

从延安到北京,从“抗战建国”到“为新中国建设服务”,不变的是学校始终坚持为党和国家培养科技人才的责任与担当。

从第一枚二级固体探空火箭、第一台大型天象仪、第一套电视发射接收设备等一个又一个“新中国第一”到精确着陆导航与制导控制技术助力“天问一号”踏上火星、自主研发的全气候动力电池让“新能源汽车电动车在中国行驶无禁区”;从“中国预警机之父”王小谟、“中国核潜艇之父”彭士禄、“中国枪王”朵英贤等杰出师生校友到“长征五号”和“长征七号”两型火箭“双料”01号指挥员王光义、嫦娥五号探测器副总指挥张高、“天问一号”90后调度鲍硕等新一代北理工人……代代传承的红色基因和家国情怀,鼓舞着北理工人到祖国需要的地方,攻坚克难,科技报国,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

微信图片_20210706153722.jpg

建党一百年筚路蓝缕,建校八十载风雨兼程。跨入新时代,北理工人以红色基因塑造灵魂,用红色脊梁矢志报国,德以明理,学以精工,在探索和实践中国特色高等教育路上行稳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