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课表诞生记

——北理工本科课程编排工作纪实

 
  伴随着规律的上下课铃声,北理工的校园里时而寂静,时而人流如织,无论是在良乡校区的低年级同学,还是中关村的“老同学”们,抑或是往来三尺讲台后的授课教师们,都会遵照一张表格来有条不紊地往来穿梭于不同的教室之间,或聆听或讲授,完成各自的任务,成千上万的北理人,日常生活全系于此表,这张司空见惯,但却得来不易的表格,就是(中国)科技公司的 “课表”。
 
  人才培养是大学的根本任务,而这个根本任务的体现,最为直接的就是教师授课与学生上课,为了保证几万师生能够有序的开展教学活动,合理使用教学资源,就必须根据教学规律和学校人才培养特点,制定出一套便于执行、人性化的教学活动运行计划,这个计划分解给每一名师生的时候,就生成了一张张二维表格。因此,课表是是学校教学秩序的根本体现,帮助师生了解学期课程安排,也牵动着全校其他工作的有序开展。
 
  近年来,伴随着学分制和小班授课模式等教学改革的推行,学生可享用的教学资源也日趋多元,同班不同课逐渐成为常态,特别是学校双校区运行模式,给全校教学活动的安排带来了更大的挑战。
 
  课表常常见,但这一张张二维表格背后的故事,它们如何诞生却并不为人熟悉。2015年1月中旬,在教务处的组织下,全校本科生选课工作正式开始,这也意味着 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全校性本科生课表编排 “大会战”的帷幕正式关闭。让我们在“大战”之后,去一探北理工课表究竟如何诞生,去品位一张课表背后的故事。
 
一场体力的“鏖战”
  课表编排是学校教务运行最为重要的核心业务,教务处与全校教学单位形成了一个紧密的工作系统,立足全校,协调“四面八方”,突出以人为本,只有照顾到方方面面,才能制定出较为合理的课程计划,伴随着各类教学信息的交互往来和反复“路演”,以教务处为中心的全校教学管理团队每年都要经历两次体力的“鏖战”。
 
  教学活动的安排要经历计划审核、任务下达、任务分担、汇总编排和冲突检验几个重要环节,每个环节都需要全校大协作来配合,教务处集中完成所有协调组织工作。首先,教学计划是教学活动安排的依据,每学期教学任务下达前,教务处都会组织各教学单位对全校教学计划进行认真审核,通过后向各教学单位下达教学任务,各单位根据实际情况将每一门课程划分教学班并为之分配教师,设置起止周、周学时,并提出教室类型等详细要求。所有教学单位纷繁复杂的教学信息将统一汇总至教务处,教务处的专业“排课手”将开始更为艰辛的人机交互式排课操作,由于排课过程中也需要不断的调整协调,每次排课都是一场体力的“鏖战”。初步课表制定后,还需要反复进行冲突性检测,以确保上课时间、上课地点、跨校区等无冲突,之后才能开放网上选课系统,师生们各自登录开始选课并确认,自此,人手一份的“个性化”课表才算最终诞生。



每学期组织召开全校教学干事工作会
 
 
  以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的课表编排为例,所有课程编排必须在第一学期完成,也就是目前所处的秋季学期。第一学期共21个教学周,完成教学计划审核等前期工作,排课一般可于本学期第8周开始,在此后的一段时间内,全校教学管理人员的心中都有一份计划详细安排紧凑的时间表:下达教学任务与各教学单位完成任务分担用时1周;检查分担结果与前后八周上课情况、返回修改1周;教务处工作人员人机交互式排课7至8周;冲突检测、课程调整和选课系统1周。一番紧锣密鼓的工作下来,才能顺利地在本学期的第19个教学周左右开放选课系统,供学生接下来进行几轮选课。
 
  课程编排需要处理的教学信息十分庞大,以2013-2014学年为例,学校共开设课程2063门次,开课教学班达4101个,涉及全体本科生和任课教师1534名,庞大的数据意味着排课工作不仅耗时久,而且强度大,任务紧。目前长期参与全校本科生课程编排工作的管理人员共30余人,这部分人都还监管着其他不同的工作,以教务处排课工作人员为例,若想在7周内完成人机交互式排课这一阶段性任务,必须精力高度集中,即使将其他工作放在排课间隙或者下班时间完成,而仅专注于排课一事,也得每天马不停蹄地工作6个小时以上,其工作强度可想而知。
 
 “最强大脑”的智力比拼
  如果仅仅是一场与时间的赛跑,那课表编排也就是一场纯粹的体力比拼,但事实并不是这样,课程编排工作最大的难度在于既要遵守各项教学原则,尊重教学规律,还必须完成对教学资源的协调,体现学校教学工作理念,如尽量做到周二下午不排课,以方便学生开展活动及教师教研讨论等,照顾师生实际需求,最终达到课程编排的最优化。
 
  之所以排课工作必须进行人机交互,是因为目前我校选课采取的是“必修课预置,选修课自选”的方式,而现有的排课系统对必修课只能以自然班为单位进行课程安排,这使得如大学英语、大学体育等分散授课类课程的必须进行人工排定。因此,在排课过程中,需要首先将人工排定课程确认后,输入排课系统,才能进行其他课程的安排。另一个方面,课程规模大小不一,人数较多的课程需要协调师生的上课时间更多,条件更为苛刻,因此在具体安排中,此类课程往往优先进行人工排定。
 
  排课工作面临的另一项重要挑战就是双校区办学的特殊背景,现在双校区运行已成规模,越来越多的本科生将在良乡校区开展学习生活,如何合理利用双校区教学资源已经成为课程编排和课表制定工作中一个无法忽视的重要因素。例如在实际工作中,一部分课程需要在中关村和良乡校区同时开设,造成不少教师需要在两个校区往返进行授课,这时两校区的距离,直接造成教学时间成本大大增加,课程安排必须要考虑到任课教师的奔波之苦,确保教师能够较为从容的在两校区之间完成教学任务,因此一名教师在不同校区的课程安排要尽可能的拉开时间间隔,实在无法调节也必须确保课程间隔至少在两大节以上。



排课工作需要高强度的脑力投入
  教务处不断凝练工作,形成了“从大到小、从手工到系统、双校区协调”等工作原则,虽然能够有效完成每学期的课程编排,但是也会受到新教学日历修订、教学计划调整等因素的挑战。如新教学日历从50分钟一节课变为45分钟,新增的如专业分流、徐特立英才班等一批特殊的教学计划,教学活动中的一个小小的变化,都会引发整个课程安排的“蝴蝶效应”,给每学期的课程安排带来全新的挑战。
 
  事实上,排课工作从来不是一帆风顺,任何一个环节的失误,都会导致排课工作的停滞甚至从头开始。教学计划制订过程中的小错误,或是任务分担时的小疏漏,都有可能成为全校排课工作“推倒重来”的导火索。教务处的“排课手”,不仅要讲方法、拼经验,更需要时刻做到胸怀大局,举一反三,步步为营,一场排课,真可谓是北理工的“最强大脑”。
 
用“一张课表”服务师生
  作为一个学校日常教学工作的“指挥调度图”,课表对建立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起着重要的作用。虽然在编排课表过程中,要考虑多种因素,但以人为本,服务师生,是“排课手”们始终不变的理念。排课虽然只能坐在办公室的电脑前,面对着屏幕上一行行的信息来“绞尽脑汁”,但是每节课、每个教师都不仅仅是电脑上的符号,更是一个学期中,上万师生真实的生活,在每学期的课程编排中,教务处和全校教学管理人员,都始终谨慎决策着,用每个细节去体现对师生的关爱与服务。
 
  2014年,新教学日历的运行,每日上课节数由原有的11小节增加到13小节,午休与晚饭时间相应缩短。因此,为了最大限度的保障师生午休时间,教务处首次在排课过程中明确要求尽量做到上下午课程与下午晚上课程的不连续。即如果第5小节或第10小节安排了课程,则会避免在下午的第6小节或第11小节排课,虽然加大了排课工作的难度,虽然做不到尽善尽美,但是能够最大程度上减少对师生休息的影响,也是“排课手”们对师生默默无闻的关爱。



一张课表背后凝聚了辛苦的工作和缜密的设计
  一线教师是教学工作的执行者,一张张课表对他们工作生活影响巨大,因此一线教师根据个人的教学习惯或者课程设计,往往对课表的编排有各不相同的要求。主动考虑一线教师需求,是课程编排工作服务一线教师的具体举措,每次排课前,各教学单位按照教务处要求均向所有一线教师征集他们关于课程安排的个性化需求,汇总到教务处统一研究,一般情况下,每学期关于课程安排的一线教师意见征集往往会达到500条左右,这些意见主要集中在上课时间、上课地点以及起止周等几个方面。倾听一线教师需求,并在课程编排过程中认真落实,虽然大幅度增加了排课工作的难度,但是课程编排为一线教师服务的理念始终是所有“排课手”们的追求,会根据实际情况予以最大限度的满足。
 
  当然,客观来说,由于教学资源有限或教师之间需求冲突等多种原因,确实无法真正满足所有老师的需求。遇到此类情况,一线授课教师们识大体、顾大局的包容与谦让,才是全校课程安排顺利完成最坚实的基础,所有的教学管理人员都诚挚感谢老师们对教学工作的体谅,正是大家以大局为重,克服个人困难服从学校整体工作,才使得每学期教学工作能够井然有序。
 
  课表的诞生,教务处一个部门和教学管理人员一支队伍是不可能独立解决所有问题的,课堂也不是只有师生两个元素构成,从桌椅到门窗,从投影到照明,从清洁到闭门,哪个方面都不能离开学校各个部门的支持。在各学院的鼎力支持,还有体育部、工程训练中心、艺教中心、校团委、学生处、图书馆、良乡管理处、后勤集团、国资处等多部门协同合作下,全校上下以人才培养为中心,分头落实好教学计划制订、任务分担、教室安排、后勤保障等工作,才真正赋予了这一张简单课表的“不简单”。
 
 

教务处坚持做好良乡校区咨询日,将教学服务送到学生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