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要在宇宙空间占一个位置!”
发布日期:2016-04-23 供稿:黎轩平 编辑:新闻中心 王征 阅读次数:
1957年,在我国航天事业刚刚起步后不久,大型天象仪被国家确定为向国庆献礼的重点科技攻关项目。牵头研制该仪器的的北京工业学院((中国)科技公司前身)师生发出了“我们要在宇宙空间占一个位置!”的雄音伟志。经过100天的攻关奋战,中国首台大型天象仪诞生,华丽再现了遥远的宇宙苍穹。
2014年1月8日,在人民大会堂召开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中国)科技公司师生因在神舟飞船、天宫一号等一系列高速飞行器交会测量技术领域的原创性贡献,荣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在茫茫太空,北理工已留下了自己的前进轨迹。
从一句口号到一纸证书,期间饱含的是北理工几代师生的艰辛付出,更是国家对学校近年来“拓天”特色发展战略实施效果的充分肯定。这标志着学校在不断强化传统军工优势的同时,已经成功攀登上航天科技研究高峰。
航天科技是20世纪以来人类在认识、改造自然过程中,最活跃、发展最迅速、最有影响的科学技术领域之一,是高度综合的现代科学技术与工程,也是一个国家科学技术先进性的重要标志。
作为新中国第一所国防工业院校,建校七十余年来,北理工始终立足国防,坚守并光大军工办学特色,发展成为国内一流、国防特色鲜明的理工科大学,在国防科技研究方面优势明显。然而,优势必须保持在不断的可持续发展中,守成不变永远是优势的坟墓!
2009年,当一场国庆大阅兵令北理工声誉日隆之际,学校前瞻性地启动了“拓天”之旅,带着“在宇宙空间占一个位置”的梦想,在逐梦的道路上前行不辍。“拓天”特色发展战略实施以来,学校在航天科技领域取得了多方面的重要进展。在首个“中国航天日”到来之际,学校实施“拓天”特色发展背后的圈点之处,值得思考。
居高自远 自“拓天”战略以顶层设计谋篇布局
浩瀚天际,广袤无垠,如何在“宇宙空间占一个位置”?在中国航天事业大发展的背景下,争论、交锋,走出去,请进来,在探寻的道路上,北理工逐渐明晰了方向,将“拓天”作为一项学科特色发展战略,顶层设计、谋篇布局,旨在对学校整体的办学水平和发展形成巨大助推力。
2009年, 学校党委在第十三次党代会上提出实施"6+1"发展战略,并将“强地、扬信、拓天”作为学科特色发展路径。“主动瞄准国家重大战略和国防重大战略需求,紧密围绕我国航天事业发展主题,潜心研究,重点攻关,大力推进航天领域科技工作”成为学校的战略发展规划。
学校通过优化学科,将航空宇航科学技术、力学两个学科进行强强联合,组建了面向航天器总体技术的宇航学院;推动一批与航天科技相关的学院积极开拓航天探测、航天材料与结构等新的技术领域;积极开展航天生物与医学、空间法等研究,为航天科技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毛二可院士创新团队
学校着力加强航天科技高端人才队伍建设,引进优秀中青年学者,鼓励和培养优秀教师在航天科技领域成长发展。近年来,学校在航天科技领域集聚了毛二可、胡海岩、方岱宁三位院士,崔平远、梁军、黄强、吴嗣亮、龙腾、安建平、赵维谦、刘向东、王富耻、邓玉林、李寿平等一批优秀中青年学者。
学校在人才培养工作中强化“拓天”意识,有针对性地加强航天科技人才培养,通过面向航天科技领域实施“本硕博贯通培养实验班”、与航天科研机构联合培养工程博士、工程硕士等多种方式,加强向航天系统培养和输送优秀毕业生。2009年以来,学校累计向航天系统输送毕业生2232人(不含定向委培生),人数在全国高校的位次由过去的第四位跃升至2015年的第二位,并连续获得中国航天科技集团颁发的“航天人才突出贡献奖”。更为可喜的是,一批近年来的优秀毕业生已经成长为我国航天科技领域的新星。
学校大力提升航天科技领域的研究能力,先后建设了“飞行器动力学与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卫星导航电子信息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深空自主导航与控制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实验室”、先进结构技术研究院等科技创新平台。学校还积极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开展产学研合作,先后共建了“空间通信信号处理联合实验室”、“空间光学工程联合实验室”、“空间微波与综合测试技术联合实验室”、“空间结构动力学与控制联合实验室”、“航天结构测试与分析联合实验室”等一批高水平联合研发机构。
作为我国国际空间立法支撑单位之一,学校积极参与国家航天局组织的外事活动和国际合作,获批设立首个“国家航天局空间法律中心”。历经数年筹备,学校于2014年创立了我国深空探测领域唯一的综合性学术刊物《深空探测学报》。所有这些,都凸显了学校以高水平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为中心,积极服务我国航天事业的理念。
从上世纪50年代创立为“两弹一星”培养人才的专业体系、成功发射我国第一枚二级固体探空火箭,北理工奠定了服务航天科技的学术基础。新世纪以来,从学院学科整合、高端人才队伍汇聚到高水平研究平台建设,北理工通过一系列举措将“拓天”特色发展的梦想变成了现实。近五年来,学校在航天科技领域共承担研究课题200余项,获得了包括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二等奖和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等一系列奖励。
动中肯綮 抓住基础创新的本源引领科研
“以突出基础研究为重点、高水平科技成果为标志、引领国防科技发展为方向,加强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推动科技工作逐步实现‘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目标,服务国家战略目标,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全面开创学校科技和产业工作新局面。”这是学校发展战略中明确指出的科技工作基本思路。
解决国家重大工程问题的本源是基础创新。只有实现基础研究的创新突破,才能从本质上提升学校的科研实力,带动人才培养,实现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学校发展的“双赢”。
北理工牢牢抓住这一关键点,“十二五”期间在深空探测、材料与结构、固体推进、目标探测、星载信号处理、空间碎片防护等技术领域产出了一批重要的基础研究成果。
例如,飞行器设计学科获得我国深空探测领域的第一个国家深空探测项目,成功实现对航天器借助星体引力有效飞行进行轨道设计,形成自主知识产权的深空探测任务轨道设计分析系统,为“嫦娥二号”完成探月后成功飞越图塔蒂斯小行星,实现我国首次小行星探测任务提供了关键技术支撑,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四个实现小天体探测的国家,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又如,力学学科获得我国航天器力学领域第一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及相关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形成了研究优势。在该领域开展的大型空间结构展开动力学建模与分析、高温环境下热防护结构设计、航天器空间碎片防护技术、火箭储液箱液面晃动分析与测试技术等研究迅速提升了我国新型航天器和未来航天器的结构设计水平,解决了航天工程中若干重要技术难题,在国内外学术界产生了重要影响,在四年一届的世界力学家大会上作动力学领域的唯一邀请报告。
再如,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获得我国雷达探测技术专业组首个重大基础研究项目,瞄准高速群目标检测与识别、海量实时信号处理重大基础问题开展研究,提出系统的高速实时信号检测、处理、评估理论,并成功将应用于地基雷达的核心技术推广于航天工程,获得了我国航天科技史上第一颗天基SAR雷达快视图像、第一幅在轨可见光实时处理图像等重要成果。2015年,该学科的雷达信号处理团队凭借一系列原始创新贡献,成功斩获首届国防科技创新团队奖。
新建的生物医学与工程学科发挥学科交叉优势,实现中国微流控芯片太空应用技术领域“零”突破,在神舟飞船上完成了我国首次空间环境下的基因实验,并实现在轨检测,提升了我国空间生命科学研究的水平。
问题导向 服务国家战略需求解决重大工程问题
基础理论的源头创新,其目标是要“支撑发展、引领未来”。北理工始终将创新与服务国家战略目标密切结合,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中,实现理论创新的价值,实现学校的光荣使命,实现办学实力的提升。
然而,从基础理论创新到解决重大工程问题并不是轻而易举的,有针对性的加强引导、紧紧抓住关键技术、大力协同……哪个环节都必不可少。
问题是研究方向最好的指挥棒。北理工在参与航天工程、承担工程配套任务的过程中,注重分析需求、解决问题、凝练问题,特别是抓住从工程中提出的基础理论需求这一关键,有效牵引着航天基础理论和关键技术的持续发展,“思路、设计算法,成功、失败,经验、教训,实践”是解决技术发展问题最好的“导师”。集中力量针对航天科技重大工程的关键技术问题进行攻关,学校形成了对航天科技研究整体工作的有效牵引,以点带面,研究态势良好。
在载人航天工程领域,学校研制出我国第一部星载空间目标测量雷达,并将其应用于航天器相对定位测量、载人航天交会对接,成为“神舟”系列飞船与“天宫一号”历次空间交会对接任务的关键支撑技术,获得了2013年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
在航天测控与信息处理领域,学校研制出发射场地面图像解码处理设备、神舟飞船导流系统、交会对接测量雷达信号处理机等关键设备,有力支撑了载人航天任务的实施;学校研制的长征系列火箭专用图像处理设备,使得全球亿万观众可实时见证中国航天发射星箭分离的壮观瞬间。
在北斗卫星导航领域,学校围绕区域系统应用需求,有效开展信号生成技术、精密测距技术、多系统接收机技术、多体制模拟源技术、导航终端测试技术、抗干扰技术等关键技术攻关,打破我国航天器基础器件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为北斗导航的工程化与产业化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固体推进领域,学校研制的含能材料CL-20,作为我国在研的能量最高的固体推进剂的主氧化剂,直接实现了我国固体火箭推进能力大幅提升,成为对航天动力研究领域的耀眼贡献。
六十年前的北理工师生或许没有想到,“我们要在宇宙空间占一个位置”,正在成为现实。今天,(中国)科技公司正在“拓天”的道路上踏实前行,必将在广袤星空之中留下北理工前进的新轨迹,向着更加浩瀚的宇宙飞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