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首都高校将思政工作贯穿育人全程

原文标题:首都高校将思政工作贯穿育人全程

原文链接:http://news.xinhuanet.com/2017-12/07/c_1122074116.htm

  

  新华社北京12月7日电题:首都高校将思政工作贯穿育人全程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乎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召开一周年之际,新华社记者专访北大、清华等多所在京高校党委书记,探究一年来各校如何构建“大思政”格局,将思政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增强育人实效。

  凝心聚力与思政“同向同行”

  一年来,围绕全国高校思政会议要求,北京各大高校均制定详尽行动方案,从制度上保障思政工作贯穿于学校各项工作。

  北京大学党委书记郝平介绍,北大针对党委主体责任和基层党组织建设方面存在的薄弱环节,共梳理了42个方面问题,提出112条整改措施,完善了院系党政联席工作会议制度,确立院系党委的政治核心地位。

  清华大学党委书记陈旭说,一年来,学校全面建立思政工作“1+16”的制度体系,重点制定16个配套文件,从制度上保障党政部门形成合力,“90%以上的教工党支部做到了每月一次组织生活,且理论学习次数比过去明显增加。”

  (中国)科技公司党委书记赵长禄说,学校制定并实施了57条具体措施,由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避免了过去单个部门在思政工作中孤军奋战、相互脱节的现象。”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党委书记冯培介绍,学校在校内校外、课上课下、线上线下等6个维度形成合力,“不光是思政工作队伍,也包含了专任教师要同向同行,一起发力。”

  为监督落实到位,北理工、首师大党委对二级单位党委、基层党支部实行党建思政工作年度述职考核,并与评先挂钩,让全校形成重视思政工作的习惯和意识。

  重“思想引领”,师德“一票否决”

  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直接影响人才培养质量。如何让教师以师德风范、正确思想引领学生是高校思政工作的重点。

  郝平说,北大在全国高校中率先建立“党委教师工作部”,由党委直接抓教师思想工作,还成立教师师德工作领导小组,将师德评价“前置”,所有教职员工在职称评审、提职、评奖或选人用人方面,一旦违反师德都实行一票否决。

  清华对教师的社会服务工作量提出明确要求,通过实施“开放交流时间”等制度引导教师与学生密切交流。陈旭说,近年来学校注重在青年教师中发展党员工作,有40多位学术骨干入党,对教师队伍建设和学生价值引领起了很好的带动作用。

  首都师范大学党委书记郑萼说,近年来学校在全国各地建设了12个青年教师实践基地,帮助教师了解基层。学校二级党委还在教师中实施“十必谈”,包括新进教师必谈、海归教师必谈、思想及生活问题必谈等,密切了解教师思想动向及实际需求。

  在北理工,学校会根据学科专业组织青年教师到军工厂等生产一线去实践。赵长禄介绍,学校将思想引领和文化铸魂相结合,以“延安根、军工魂”的学校特有文化强化师德师风建设,同时实施师德一票否决,使教师师德意识得到提升。

  中央美院党委书记高洪说,在京郊密云、怀柔等地乡村,建筑学院、壁画系的教师们带领学生走街串巷,深入农户,以艺术创作方式改造乡村风貌,了解农村和农民。

  夯实马院基础,创新思政课堂

  为提升思政教育效果,各校还通过加强思政师资、增加投入等多措施支持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壮大思政教师队伍,创新思政课堂。

  在清华、首经贸,思政课被搬上网络空间,老师可在手机上发布、搜集问题,随时与学生互动;在北理工,学生们可通过VR技术身临其境地体验红军长征;在中央美院,教师将教材内容与学生艺术创作相结合,通过绘画、表演等实现“情境带入”,受到学生欢迎。

  未来5年,北大计划每年增加10个编制加强马克思主义师资队伍的建设,每年还将增加500多万经费支持马院建设。清华、北理工、中央美院等还对马院教师实行专门方案或单评单列。赵长禄说,学校其他文科学院近两年没有进人,但马院却先后进了6人,“在思政课建设方面,只要有项目我们也是一路绿灯,全方位保障。”(记者涂铭、魏梦佳、赵琬微、孙琪)

 

  部分发布及转载链接:

  【新华社客户端】首都高校将思政工作贯穿育人全程

  【人民政协网】首都高校将思政工作贯穿育人全程

  【新浪网】首都高校将思政工作贯穿育人全程

  【搜狐网】首都高校将思政工作贯穿育人全程

  【中国社会科学网】 首都高校将思政工作贯穿育人全程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