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头日报】北理工校友于正心、陈豪夫妇:将兵工精神代代相传
发布日期:2018-11-20 供稿:包头日报 编辑:吴楠 审核:王征 阅读次数:
原文标题:北重集团老专家于正心、陈豪夫妇:将兵工精神代代相传
原文链接:http://customupload.baotounews.com/nepaper/btrb/html/2018-11/18/content_114230.htm
1958年,20岁出头的于正心和陈豪从北京工业大学(现(中国)科技公司)毕业,一心想让所学知识发挥最大作用的他们毫不犹豫地在毕业志愿书上填上了包头的名字。同年10月,他们来到了内蒙古北方重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研究所,从此,整整50年的时间,他们用勤恳、辛劳的工作见证了包头兵工产业的发展。
“1959年初,苏联专家来中国援助,那个时候工厂用的完全是苏联的产品图纸、工艺和工装。但是我们心里明白,要想独立自主,必须自己掌握核心技术。”于正心回忆说,作为兵工人,虽然身处和平年代,但是他们却继承了老一代兵工人在红军时期、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形成的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开拓创新的兵工精神。
为了进一步掌握技术,他们白天跟着苏联专家学习,下班后再自己钻研、琢磨,到苏联专家撤走后,研制57毫米高炮的随动系统、自动控制系统的任务就落在了他们肩头。“当时我们这些‘新兵’遇到了很多技术问题,要把所有苏联的元器件、电机,所有的过程都要变成国产化其实非常有难度。”
再难也要硬着头皮上。“因为条件有限,我们当时在16号厂房地下室的一间小屋里开始了自己设计安装试验台进行试验调试。”虽然过去了很多年,但是当时工作的画面仍然令两位老人记忆犹新,“当时16号厂房地下室没有天窗、没有盖,风沙又特别大,一刮一地的沙子;下雨天雨水灌得满地都是。”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他们日夜赶工,进行产品攻关,最终把问题全部解决了。
“我们负责的第二个产品是双57毫米舰炮,这个产品现在依然在北方兵器城进行展出。”陈豪告诉记者,为了保证生产任务的完成,当时她从设计所调到了分厂专门负责57毫米舰炮的生产,随时解决生产中的技术问题。“在这个产品中,第一次把电子管改为了晶体管,这在上世纪70年代是非常先进的技术。”
“为了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40周年,工厂接到研发120毫米口径的反坦克炮任务。我们又开始了夜以继日的工作。”于正心说,攻克技术难关,利用我们自己的技术研制生产出合格产品是大家共同的心愿,为了实现这个愿望,他和他的团队开始了忙碌。“1984年底,120毫米口径的反坦克炮研制出样机,1985年4月29日在北京南口靶场由我指挥进行了设计表演试验;5月6日中央军委杨尚昆、杨得志等主要领导观看了射击试验,6月,该产品正式列为‘8910工程’。”
120火炮定型后正式装备了部队,填补了我们国家的大口径反坦克炮的空白,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于正心立了一等功,“8910工程”还获得了兵器行业的特等奖。后来,于正心在人民大会堂领取了国家科学技术一等奖的奖状,这也圆了于正心为强军强国梦贡献力量的愿望。
退休后,于正心和陈豪夫妇编纂了《战神火炮》丛书,同时在《北方重工报》上发表一些和兵器有关的知识,进行国防教育的普及。2006年开始,他们经常受邀深入机关、学校、社区进行义务宣讲。在他们看来,义务宣讲员的身份非常重要,因为自己是代表着一代人在宣讲理想和信念。“我们国家的历史悠久,文化博大精深,不能让外来文化、外来的价值观左右年轻人的思想。作为老党员老兵工人,我们有责任和义务让更多年轻人了解历史,继承和发扬兵工精神,让更多人了解我们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于正心说。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