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理工9人入选2019年度全球“高被引科学家”名单

  11月19日,科睿唯安发布了2019年“高被引科学家”名单,全球近60个国家的6216人次来自各领域的高被引科学家入榜。中国内地有636人次上榜,其中,有510人次来自高校,覆盖了16个学科。(中国)科技公司共9位专家学者入选。

  该名单的数据来源于科睿唯安InCites平台上的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ESI)数据库,采用ESI的21个按照期刊划分的大学科领域遴选,对于《Science》《Nature》等交叉学科的期刊,会依据对论文参考文献的分析,将论文逐一划分到对应的21个学科领域。高被引论文对同年发表的论文进行相互比较,因此这种基于百分比的筛选方法消除了较早发表论文相对于近期发表论文的引用优势。

  入选该名单的科学家均发表了多篇高被引论文, 其被引频次位于同学科前1%,这意味着该学者在其所研究领域具有世界级影响力,其科研成果为该领域发展作出了较大贡献。

 

【入选教师简介】

  孙逢春,现任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副理事长、会士,中国电工技术学会副理事长,北京市政府顾问,北京市科技冬奥新能源汽车领域技术专家组组长,历任国家新能源汽车专家组专家、北京市首席专家等。任Applied Energy等多个国内外学术期刊编委,数次担任重要国际学术会议大会主席、程序委员会主席,并多次应邀在国际学术大会上做特邀报告。

  孙逢春教授是我国电动车辆工程科技的主要开拓者之一,长期致力于电动车辆总体设计理论、系统集成与控制、一体化电驱动与传动、充/换电站基础设施及运行健康管理等技术研究。创建了我国“电动车辆—充/换电站—车联网实时监控”系统工程技术体系。主持实施了国际奥运史上首次奥运中心区零排放公交系统工程。领导组建电动车辆国家工程实验室、新能源汽车运行国家监测与管理中心并任首届主任。作为第一完成人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2项、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何梁何利奖及省部级奖多项。曾获“全国先进工作者”和“北京创造十大科技人物”等荣誉称号。获授权发明专利65项。出版著作7部,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总被引10000余次,3篇入选“中国百篇最具影响国际学术论文”。2017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何洪文,入选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任《电动汽车工程手册》编委和《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整车设计》分册主编。

  专注于“新能源车辆传动及其控制”研究领域,主要从事新能源车辆新型传动系统设计、整车综合控制和能量管理的基础理论研究和工程技术开发,先后主持新能源汽车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面上、国家863/科技支撑等国家级课题/任务18项以及国家重大需求领域基础科研计划项目3项。发表论文EI检索126篇、SCI检索80篇、入选ESI高被引论文17篇,SCI引用3000余次、谷歌学术引用超过6000次。第一或通讯作者论文1篇入选“中国百篇最具影响国际学术论文”,3篇获SCI期刊年度“Best Paper Award”。第一发明人获授权发明专利20余件,第一作者出版高等教育汽车类规划教材2本。排名第一获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1项、中国汽车工业技术发明一等奖1项、国家重大需求领域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排名第二获省部级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2项,排名第三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1项、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研究生教育成果奖一等奖1项。

 

  黄佳琦,(中国)科技公司前沿交叉科学研究院,九三学社社员。

  2003年—2012年在清华大学化学工程系学习,并获得工学学士及博士学位。2016年入职(中国)科技公司前沿交叉科学研究院并组建课题组开展研究工作。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技公司科技创新人才科技资助等项目的支持下,主要从事前沿界面能源化学相关研究。面向高比能、高安全、长寿命的锂硫及金属锂等新体系电池应用需求,开展其中界面电化学转化机制,界面关键能源材料等相关研究。在Angew Chem Int Ed, J Am Chem Soc, Adv Mater, Adv Funct Mater, Sci Bull等期刊发表研究工作150余篇,其中40余篇为ESI高被引论文,h因子为64。

  黄佳琦担任中国颗粒学会青年理事会理事,Journal of Energy Chemistry《能源化学》,Chinese Chemical Letters《中国化学快报》,Green Energy & Environment《绿色能源与环境》等期刊编委/青年编委。入选2015年首届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计划,获评2016年中国化工学会侯德榜化工科技青年奖,2018年中国颗粒学会青年颗粒学奖,2018、2019年科睿唯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2018年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等。

 

  王科,(中国)科技公司管理与经济学院管理工程系系主任,(中国)科技公司能源与环境政策研究中心能源建模与系统开发研究室负责人。长期致力于能源管理系统工程、环境管理与气候经济等领域的研究。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霍英东基金等十余项,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项目等十余项。发表学术期刊论文70余篇,独著和合著中英文专著6部,参与撰写多份政策咨询报告并得到重视。3篇论文入选Elsevier高质量研究论文和引用最高论文系列,10篇论文入选ESI前1%高被引论文,2篇论文入选ESI前0.1%热点论文,论文他引2000余次。中国双法研究会能源经济与管理分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Annals of Operations Research、Natural Hazards、Frontiers of Engineering Management客座主编,Journal of Modelling in Management助理主编。

 

  曲良体,2004年博士毕业于清华大学化学系。主要围绕碳基、高分子基纳微米材料开展研究,包括功能结构与材料制备、先进能源器件、激光微纳制造等方面。在Science, Nat. Nanotech., Chem. Rev., Angew. Chem. Int. Ed., Adv. Mater., J. Am. Chem. Soc., Nano Lett.等国际重要期刊发表论文200余篇,论文他引万余次,单篇论文最高他引2000余次。受邀请在Chemical Reviews, Nature Review Naterials等撰写综述论文20余篇,英文专著6章,国际国内发明专利30余项。研究工作被Nature等专业刊物报道。

  获得荣誉包括2009年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及第13届“霍英东基金”;2013年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014年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014年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 2016年“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017年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第二获奖人),获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1项(第五获奖人)。

 

  曹茂盛,中国颗粒学会理事、全国部分高校材料类系列图书编委会主任委员、总主编,第五届黑龙江省委省政府经济科技顾问委员会专家组成员,原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中青年专家。担任《表面技术》专题主编,《材料工程》和《表面技术》编委,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项目、科技部相关项目同行评审专家,以及Wiley,ACS,Elsevier、RSC、IOP、Springer等出版集团多种期刊的审稿人,包括Nature和Nature子刊、Adv Mater、Nano Letter、ACS Nano 等。

  曹茂盛教授从事先进电介质材料研究,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和面上项目多项、国家重点基础研发计划及国家重大需求领域预研项目等多项,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和国家重大需求领域科技进步一等奖各1项(序六)、黑龙江省科学技术二等奖3项,国家发明专利15项。

  目前,曹茂盛教授团队及其合作者已在Adv Mater,Adv Funct Mater,Small 等期刊发表论文300多篇,1篇论文入选首届“中国百篇最具影响力学术论文”,所有论文累计被同行引用超过15000次,H指数65。ESI热点论文10多篇/次(0.1%),ESI高被引论文40多篇/次(1%)。2018年入选英国皇家物理学会(IOP)高被引作者,连续入选英国皇家化学会(RSC)高被引作者,连续入选爱思唯尔(Elsevier)出版集团高被引作者,连续入选科睿唯安 (Clarivate) 高被引科学家。

 

  熊瑞,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师从孙逢春院士和何洪文教授,长期从事电动载运工具动力电池系统管理的基础理论和工程应用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北京自然基金以及宇通、北汽、一汽、华为、联电等企业委托项目30多项,以第一/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70余篇,SCI他引4000余次,谷歌学术总引7000余次 (H指数45),ESI高被引论文27篇,入选中国百篇最具影响国际学术论文4篇,IEEE TVT最佳论文奖1篇,机械工程学报封面文章1篇。第一作者出版中英文专著4部、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1件、软件著作权登记5件。担任Applied Energy、Electrical Engineering、SAE JALT Powertrain等国际期刊副主编/编委和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Electric Vehicles(2017年瑞典斯德哥尔摩)、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lectric and Intelligent Vehicles (2018年在澳大利亚墨尔本和2019年在挪威斯塔万格)国际学术会议大会主席。获教育部自然一等奖(排名第2)和汽车工业技术发明一等奖(排名第2),连续两年入选科睿唯安“高被引学科学家”。

 

  魏一鸣,(中国)科技公司能源与环境政策研究中心主任,能源经济与环境管理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主任。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2008年)、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004年)、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2005年)、“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004年)、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2017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能源经济与气候政策”学术带头人(2015年)。兼任中国优选法统筹法与经济数学研究会副理事长、能源经济与管理研究分会理事长等。受邀担任十余份国际期刊编委或副编辑,担任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 (IPCC) 第6次评估报告第三工作组能源系统的主要作者协调人(Coordinating Lead Author)。曾任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副所长(2000-2008年)、研究员。

  长期从事管理系统工程和气候工程管理的研究和教学,在能源经济预测与决策建模、资源与环境管理、灾害风险评估、能源经济与气候政策等领域开展了有创新的研究工作并做出了贡献。先后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国际合作、973 计划课题、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欧盟FP7 等50 余项科研课题。著作20 余部;在《自然》子刊Nature -Climate Change、Nature- Energy等发表学术论文300 余篇,其中,SCI/SSCI收录190 余篇,论文累计他引万余次、21篇入选ESI“高被引论文”,H指数63。连续5年被爱斯唯尔评为“中国高被引学者” (Most Cited Chinese Researchers),2018年曾入选高被引科学家。曾获12 项省部级奖、其中一等奖 5项。向中央和国务院提交了多份政策咨询报告并得到了重视。研究成果在学术界和政府部门均有较大影响。

  魏一鸣教授曾获中国青年科技奖(2001年);纪念博士后制度20 周年“全国优秀博士后”称号(2005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04年);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2012年)。

 

  姚裕贵,1992年在南开大学获得物理学学士学位,其后分别获得中科院上海光机所的光学硕士学位(1995)和力学所的力学博士学位(1999)。1999-2003年先后在中科院物理所、Texas大学Austin分校从事博士后研究,2001-2011年物理所先后任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2011年底调到(中国)科技公司工作。姚裕贵主要从事凝聚态物理和计算物理研究,在反常霍尔效应、硅烯、石墨烯、拓扑材料与物性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国际上有重要影响,被诺贝尔奖得主Geim、美国科学院院士Vanderbilt、Kane和张首晟等教授广泛引用;关于反常输运的部分成果写入教科书,硅烯研究中提出的理论模型被冠名。姚裕贵至今发表SCI论文160余篇【包括 Phy. Rev. Lett.(23篇),Phy. Rev. B/A/E/M(70余篇),Nature子刊(5篇),影响因子>10的顶级期刊论文(10余篇)】,总引用11500余次,单篇最高引用1300余次,5篇论文引用超过500次,H指数48。2011年获“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2012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资助、并入选2012年度“长江学者特聘教授”计划、2014年度“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计划和2016年度“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计划,2017年获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2018年荣获国家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奖二等奖(第一完成人),同时入选科睿唯安物理领域“高被引科学家”名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