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理工设计学子斩获iF新秀设计大奖
发布日期:2018-05-25 供稿:设计与艺术学院 欧阳哲、郭萌睿 摄影:设计与艺术学院
编辑:欧阳哲 审核:杨新 阅读次数:在2018年度德国iF新秀设计奖评选中,由(中国)科技公司设计与艺术学院2016级硕士研究生郭萌睿、刘思维、刘冬、胡一帆四名同学设计的作品“LIFE HIVE”(蜂巢救灾无人机系统)斩获iF新秀设计大奖(IF TALENT AWARD),该作品由工业设计系副教授谢勇指导。官方数据显示,2018年度的德国iF新秀设计奖共有来自全世界41个国家和地区的4259件作品参赛,最终有62件作品获奖,获奖率仅有1.45%,这也是北理学子首次获得该奖项。
iF设计奖,创立于1953年,是由德国历史最悠久的工业设计机构--汉诺威工业设计论坛(iF Industrie Forum Design)每年定期举办的。iF设计奖以“独立、严谨、可靠”的评奖理念闻名于世,旨在提升大众对于设计的认知,其最具分量的金奖素有“产品设计界的奥斯卡奖”之称。每年有数千件作品斩获iF奖项,对全世界的设计师而言可谓是一项终身殊荣。
iF新秀设计大奖(IF TALENT AWARD)的评选聚焦于当前最重要的社会议题,收集有可能改变世界的创新想法,致力于寻找引领未来产品设计方向。 北理工设计学院郭萌睿、刘思维、刘冬、胡一帆四名同学的设计作品“LIFE HIVE”(蜂巢救灾无人机系统)参与了四个类型分组中的“新无人机服务”项目角逐,该项目要求探索发现无人机的新服务项目。作品要在“创新与精致”“美感”“责任”“功能”和“定位”五个方面都具有杰出的表现,才能获得该奖项。
“LIFE HIVE”(蜂巢救灾无人机系统)的设计灵感来源于对灾区救灾过程的思考和人文关怀。Life Hive创新的将无人机应用于建筑方面,利用模块化无人机灵活的飞行优势,搭载能力实现灾区帐篷的快速搭建,有效提高救灾质量。传统的救灾方式中,灾区的帐篷的补给依赖于传统的运输工具以及路况。但灾区的路况恶劣且十分不稳定,帐篷经常得不到及时有效的供给。同时传统的帐篷搭建较为繁琐,耗时较长。同时传统的帐篷均为大通铺的形式,无法实现对个人隐私的尊重。此外,传统的帐篷的设计采用单体的设计想法,并不能满足如医疗站、厕所、家庭居住等不同大小、功能的空间需求。
“LIFE HIVE”(蜂巢救灾无人机系统)模块化的设计使得帐篷在搭建的过程当中,可以实现不同的需求,使得救灾过程更加的合理卫生。例如三个模块即可组成临时的公厕,七个模块即可组成家庭居住单元,更多的模块则可以搭建成医疗救护中心等等。
当无人机飞抵灾区后,无人机利用自身旋桨产生的风力,对其内部搭载的压缩气柱进行充气后,可形成墙体立面。每七个模块,可以组合成一个家庭单元,将部分气柱收起时可以实现空间的贯通。模块化的设计具有更多的自主性,受灾群众可以根据自身情况组合成任意大小的帐篷,以满足不同人数的家庭需求。
设计师要具有人文关怀的思考,虽然救灾过程极具临时性和特殊性,人们可以为了生存而忍受诸多的不便,但如何让人们在特殊的情况下,还依旧能生活得有质量、有尊严,是我们作为设计师应该做出的贡献和考虑。模块化的设计可以创造单独的私密空间,方便女性哺乳等私密行为的进行,弥补传统帐篷等无法分割空间的不足,在艰难的环境中给受灾群众带来更多的关怀和尊重。
该产品最具深意的设计思想,也是设计初衷就是想通过创新而具有未来感的设计为灾区的人民提供更加便捷、高效、可靠的救灾方式和富有尊严的生活空间,这一设计理念得到了大赛评委的充分认可。
iF设计大赛(iF DESIGN AWARD)评审团在其获奖评语中这样写道:“这项新的应用拓展了无人机领域新的技术边界。”
本次iF新秀设计奖的取得,是北理工设计学院多年来在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方面不断付出努力的结果,也是对学院师生的专业能力和水平的充分认可。今后,学院将继续助力学校“双一流”建设,不断为培养“胸怀壮志、明德精工、创新包容、时代担当”领导领军人才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