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德为行,以学为上;德行四海,学贯中西
——(中国)科技公司大学生“德学”骨干培养计划纪实
发布日期:2015-11-16 供稿:校团委 尚松田 党委宣传部 王征 摄影:校团委
编辑:新闻中心 辛嘉洋 阅读次数:。。【编者按】(中国)科技公司办学75年以来,在所培养的万千学子中产生了35名院士、110余位省部级以上党政领导干部和40余名将军,伴随着社会发展,如何在新形势下持续培养社会各领域的领军人才是学校始终不变的追求。在做好学风建设,夯实业务本领的基础上,着力加强学生素质培育,北理工校团委于2012年起实施的大学生“德学”骨干培养计划,重点塑造学生骨干的社会责任感、管理才能和奉献精神,是一项颇具特色的社会工作精英培育计划。
从唱着“巍巍井冈山 八一军旗红”,行走在革命圣地井冈山,到步入东方之珠的香港城市森林;从香港廉政公署的现代化管理运行,到深入乡村亲手与农民一起加工香菇,有这样一批北理工的青年学子,在几年时间中,他们不仅拓宽了视野,锤炼了品质,提升了能力,也形成了对社会、对自己的客观认识,在实践中坚定理想信念,这些“走南闯北”,“上山下乡”学子正是来自于北理工“德学”骨干培养计划的学员们。
作为(中国)科技公司团委“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简称“青马工程”)的具体举措,旨在培养一批具有社会责任感、管理才能、奉献精神的社会工作精英。“德学”骨干计划自2012年启动以来,每年从新生中选拔15名青年学生骨干,整合资源,通过为期3年的培养,在提升全面素质的同时,以期发挥他们的示范作用,影响和带动更多的优秀青年,培养出一批坚定的优秀青年马克思主义者。
从“里程碑”到“金字塔”,朋辈效应最大化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校团委书记蔺伟在谈到学生骨干培训体系时曾经深有感触地说到,“从刚入学的新生班团干部到成熟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是一个长久的培养过程。对于学生骨干中的优秀代表,尤其应该依托校内外优质资源进行重点培养,从而带动整个学生干部队伍共同提升。”
(中国)科技公司的学生干部培育由来已久,传统优良,近年来学校团委不断总结经验,不断拓宽和深化学生骨干培养的外延和内涵,形成了“新生班团干部培训—学院团校学生骨干培训—北戴河暑期学生干部培训”的“里程碑”式核心培养体系,这一体系面向全体青年学生骨干,提供了不同层次的“干训”平台,结合工作和发展需求,助力能力提升。
“我认为欧洲难民问题中,美国的隔岸观火,真是一举两得……”,“伊拉克、利比亚,一个个中东‘强人’的倒下,拆掉了欧洲抵挡恐怖主义的栅栏……”,这些你来我往的观点,并不是来自于哪个热门的电视节目,而是来自校园团委“德学”骨干培养计划的“周六下午茶”活动,小空间中的小群体,思想自由飞翔,真正为学生骨干提供了一个强有力的朋辈交流平台。
“里程碑”式的学生干部培训,虽然覆盖广泛,但也存在不足,不能聚焦于点,无法为少数“精英”提供更加个性化和优质化的发展支持。因此,立足“里程碑”,校团委设计了大学生“德学”骨干培养计划,对学生骨干中的佼佼者采取重点培养,凝聚各方力量,立足校内,放眼校外,帮助他们在更为优质的资源中得到锻炼和提升,达到更好的培优育才效果。
值得一提的是,大学生群体的成长,其朋辈影响是一个重要的因素,也是学生干训工作中特别重要的环节,但大规模的干训中朋辈的影响是有限的,而这恰恰是小型化和优质化学生干训的优势,可以将参训者自身变作为一种优质培训资源,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样的相互“刺激”,难能可贵。
校团委从朋辈教育入手,进行顶层设计、统筹规划,一方面注重培养高雅情趣,帮助学员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另一方面着力提升实践能力,为学员提供实习锻炼机会。张宝家是大学生“德学”骨干培养计划第二期学员,提起“德”字班,他的神情中充满骄傲,“‘周六下午茶’和‘读书会’是每周的固定环节,不同年级的学员们齐聚一堂,围绕世界政治经济形势、国家大政方针等一个或几个方面开展大讨论,我们还会定期邀请专家学者、知名企业家、优秀学生代表共同参加讨论。通过这些思想上的锻炼,大家不仅走出了‘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象牙塔’,极大增强了主人翁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更为重要的是,从优秀的同龄人身上学到和感受到了一种积极的影响,这个很可贵。”
当然,朋辈的影响,并不局限在桌前屋内,也要在实践中相互陶冶,校团委还定期开展舞蹈教学、音乐会鉴赏等文体活动,组织学员参加“我爱北京”世界摄影展等一系列志愿服务工作,参观调研,在提升综合素养和实践能力的同时,也为朋辈间的相互促进,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平台。
校团委通过“里程碑+金字塔”的分层级培养格局,不仅确保了广大面向,也实施了重点培养,既注重基本素质又注重长远发展,特别是有效的发挥出大学生群体自身的朋辈教育潜力,摸索出一套针对大学生骨干培养的系统方法,为学校人才培养中心工作探索并积累了有益的经验。
锤炼塔尖要用优质资源夯实基础
荀子曰:“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人才的培养,向来需要投入,而校团委以培养复合型社会工作拔尖人才为目标的“德学”骨干培养计划,更是尽最大可能的整合校内外优质资源促进学员知行结合,设定了“理想信念教育——社会基层考察——管理模式学习”的三大板块,采用分段培养模式,构建了主题鲜明的三级培训体系,精心的设计,是的三个阶段的培养内容互为股肱、循序渐进,构建了学生社会工作能力提升的有效实践平台。
为了给骨干计划的学员们提供优质的培养资源,校团委积极策划组织,帮助同学们“行万里路”,以2015年为例,三期骨干班学员分赴江西井冈山、河南三门峡以及“东方之珠”香港进行了时间跨度近两个月的主题实践学习。
“巍巍井冈山,八一军旗红”,“德学”骨干培养计划第三期学员8月底赴江西省井冈山参加了为期九天的“井冈情•中国梦”全国大学生暑期实践季专项活动,通过仪式教育、专题讲座、情境教学、体验教学、课题调研等丰富多彩的环节,他们不仅重温光辉历史、寻访先辈足迹,树立了把个人价值实现融入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洪流之中的伟大志向,实现了骨干计划价值观培养和理想信念教育的培训目标。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德学”骨干培养计划二期学员7月中旬赴河南省灵宝县进行了为期七天的“三进三同”暑期实践活动。这次“上山下乡”,一改普通社会实践的“只看不干”,在阳平镇西常村,学员们直接参与到食用菌产销基地的生产之中,与老乡一起采摘、加工、烘干、收购,在实干中思考农民增收等社会问题,学员们在实干中对中国农村有了直观全面的了解,理解“坐而论道”的不足,是一生难得的收获,社会责任感的培养绝不是“空穴来风”。
当代的大学生不仅要贴近生活实际,也需要宽广的视野,校团委为“德学”骨干培养计划一期学员,提供了为期5天的赴香港实践交流机会。在港期间,学员们参访了香港大学和香港理工大学,先后走进凤凰卫视控股有限公司、香港宏利集团、香港廉政公署以及香港展城馆进行参观交流。“此次香港之行,我印象最深的是两个字——‘实’和‘严’。”一期学员郭子淳谈到。“在凤凰卫视,知名记者闾丘露薇不畏艰险纪实客观报道伊拉克战争的故事为我诠释了‘实’的含义。而香港廉正公署则展示了‘严’。我认为,‘严’更加体现在制度的严密而非严格,通过严密的法律规定、组织结构和审查方式,使官员们不敢越过腐败的红线,将腐败消灭在源头。”
除了“走出去”,骨干班还精心筹措了“请进来”的资源支持,那就是依托青年校友,一帮一成长。校团委为每名学员聘请一名在中央部委、政府机关、大型企业、学校部门承担管理工作的“80后”青年校友作为导师,对学员进行个性化和针对性的指导和支持。青年导师则的成长历程为学员们的发展成长提供了重要借鉴和宝贵经验。
“德字班伴我成长”——塔尖的锋芒要长期砥砺
德学”骨干培训计划相比一般性的学生干部培训,还有一个与众不同之处就是,立足长远,真正从学生骨干的大学成长出发,不为短期效应,以学生成长为本,长达三年的培训跨度,在校内外也屈指可数。
今年刚刚毕业,保资留校担任学生辅导员李彻嬴是“德学”骨干培训计划的第一期学员,作为校学生会主席的他,每每回首三年的“骨干”历程,感慨良多。从一名懵懂的工科新生,一步步成长为校学生会主席,到留校担任辅导员,可以说在他成长发展的每一个阶段,都能得到“骨干”计划的提升。“刚入学时,我满腔抱负,自负满满,工科生的环境,让我不是太在意人文方面的学习。但是加入‘德学’骨干培养计划,我发现了自己的幼稚,真正认识到做个有思想的人多么重要,由此开始着力加强人文素养,提升自己的思想素质,加上工科生的严密逻辑性,我真的感受到“德字班”伴我成长。”
经过三年的学习和实践,李彻嬴和小伙伴们所表现出的责任意识、团队精神、组织能力、协作能力确实有别于普通学生干部,“德学”骨干培养计划的成效得到了各方认可。骨干计划的大部分学员已成为校院两级学生干部的中坚力量,也为他们自身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第一期学员的17名同学中,有校院两级学生会主席团成员8人,院团委学生副书记4人,该期学员2015年7月毕业,2名同学保送本校研究生,2名同学保送外校研究生,5名同学保留研究生入学资格从事专职学生工作,2名同学参加“西部计划”研究生支教团,6名同学出国(境)攻读研究生(香港地区、美国和德国各2人)。
片刻之功,轻描淡写,虽能拂去表面尘土,但欲使金字塔尖崭露傲人的锋芒,必须要靠长期砥砺,这正是“德学”骨干计划在人才培养方面秉持的精神,三年的陪伴成长,无论学员的发展方向如何,来自北理工的这份磨砺都将成为他们身上宝贵的财富,必将在人生中开出灿烂之花。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虽然,“德学”骨干计划刚刚运行了“一个周期”,但是这项工作也只是处于起步阶段,还有更长的路要走。如何优化顶层设计,如何拓宽培养模式,如何始终围绕理想信念,实现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培养,是他们不变的命题,也是北理工共青人为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理工大学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所做的切切实实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