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学习,让我既温暖又兴奋”

——机械与车辆学院深化人才培养改革工作纪实

  

【编者按】为加快推进一流大学建设,全面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实现我校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自2016年以来,学校持续深化实施综合改革,并在部分单位先行试点,机械与车辆学院作为人才培养综合改革试点单位,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大胆创新,锐意改革。作为人才培养综合改革中的具体举措,机械与车辆学院探索“以研究项目驱动的全员全过程专业导师制”,现将其经验与做法给予报道,以供大家参考。

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课程设计成果展示会

  2017年1月19日,一场特别的“展览会”在中心教学楼一层大厅举办,百余名师生齐集一堂,结合现场的展板和实物,交流火热。这是机械与车辆学院举办的“以研究项目驱动的全员全过程专业导师制”学生成果展示与答辩会。来自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近30位专业教师、75名2013级全体本科生悉数到场,多元化地展示了44项学生课外研究项目的成果,引人注目。

  这样的展示,综合体现了机械与车辆学院秉承“学术为基、育人为本”的理念及大力实施人才培养综合改革后的建设成效。学院通过实施以研究项目为驱动的专业导师制,搭建了全员全过程的育人平台,为本科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精细化和个性化培养提供支持,进一步加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科研创新能力培养。

  让育人“全员全过程”

  人才培养是大学的核心工作,而抓好人才培养,就必须从学生的成长特点出发,立足全员、全过程育人。

  “伴随社会的发展,教育理念的进步,我们逐渐认识到,大学本科期间正是挖掘和培养学生研究兴趣的重要阶段,如能给予学生积极的引导和鼓励,将有效激发其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为学生进一步的发展奠定良好基础。而这一切,有赖于师生之间有效的交流沟通。”教务处处长栗苹这样分析道。

  聚焦这一关键,在成为学校综合改革人才培养试点单位之际,机械与车辆学院举全院之力,整体设计人才培养的方案和举措。而围绕学生的成长成才,如何加深师生之间的交流沟通,加强教师在学生成长成才中的指导作用,成为摆在机械与车辆学院面前的一道命题。

  “让教师在每位同学的个性化发展过程中提供帮助和支持,并且这种帮助和支持要覆盖所有学生、每个阶段!”机械与车辆学院在认真总结已实施8年的本科生导师制基础上,带着新理念给出了解题的第一步。

  “本科生导师制并不是一个创新做法,但是抓实抓细,突出全员全过程,也确实对我们的工作和理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总体负责机械与车辆学院人才培养综合改革工作的常务副院长胡纪滨这样谈到。

“全员全过程”导师双选会

  机械与车辆学院“全员全过程”导师制,面向学院全体本科生,在二年级时采取师生双选,并确保每位学生在每个学习阶段都有明确的指导教师,形成除课堂教学以外,专业学习、科技创新、道德品质和人格养成等各方面都具有一定帮助的关系,在这种可以深入沟通的指导关系下,学生可以充分表达个人想法并展现研究兴趣。同时,通过教师的全程指导,一方面可实现学生对发展路线的科学设计,另一方面也最大程度上提升了大学育人资源的使用成效。

  2016年10月,机械与车辆学院完成了2015级本科480余名学生与120余名专业教师间的双选,导师们正式开始了对学生在学习、生活、工作、心理等方面的全方位“陪伴”。

  2009级本科、现已硕士毕业的葛彦悟,与其本科毕设、硕士导师黄英教授的缘分便源于这种“陪伴”。“刚开始我和他聊学习、聊生活,熟悉后发现他对我研究的一个方向感兴趣,于是就让他进了我的课题组,跟着我的博士后一起研究。”黄英教授看似轻松的回忆,其实大大影响着葛彦悟的成长发展,他在本科期间曾发表两篇会议论文,研一就发表了SCI论文,成绩的背后都离不开黄老师与她高频次的交流及悉心辅导。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师生之间密切的沟通,也大大增强了学生对学校、学院的归属感。在近几年由第三方机构麦可思公司完成的《(中国)科技公司社会需求与培养质量年度报告》报告中,机械与车辆学院的学生在学校认可度和专业满意度方面,呈现了明显增长的趋势。

  “不得不说,全员全过程导师制已经成为我们人才培养工作中的重要法宝!”机械与车辆学院本科教学副院长冯慧华不无自豪地说。 

  人才培养需要“精细化、个性化”

  “全员全过程”导师陪伴制,虽然能够给本科学生提供全面、全过程的个人发展指导,但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还需要合适的培养资源,才能实现有效成长,特别是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更加需要精细化和个性化的有力支持。

  因此,机械与车辆学院又拿出了解题的第二步——“项目驱动”,为“全员全过程”导师陪伴制增加了强有力的助推器。学院遴选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作为试点,实施项目驱动机制,强化对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等方面的精细培养,进一步加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科研创新能力培养。 

研究型课程研讨会  

  经过充分调研,该专业学生参与课外研究意愿达到100%,在此基础上结合培养方案与导师制度,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将原来4周的专业课程设计改革成为历时三学期的学术研究与创新实践教学环节。在这个教学环节中,导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能力和兴趣,以及未来发展方向,充分尊重他们的个性和想法,灵活制定课程选题和形式。例如学生参加校内外创新大赛的研究项目可以成为该课程的选题,这就让学生课外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体系形成交集,真正体现了精细化、个性化培养的改革理念。

  “能不能自己设计一辆迷你动感单车?”这是进入本科三年级后焦慧超和任培荣两位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同学心中的“小愿望”。幸运的他们,成为“项目驱动”机制下第一批获益的学生,他们选择了左正兴教授作为指导教师,心中对创新的期望,在高水平的专家倾心指导与帮助下,一步步从设想变作了现实。调查、研讨、确立目标与方案,再对功能、结构进行设计与仿真,最后运用3D打印技术,真真正正地做出了动感单车的实体模型。

  “这种经历对我来说,是弥足珍贵的,老师的陪伴指导,让我感受到一种学习的温暖,将想法变成现实的过程更是让我兴奋不已、获益匪浅,虽说课程设计告一段落,但是这个项目不会停止,我们的创新研究之路也已经起航。”焦慧超在项目总结时这样郑重地写到,“直到有一天,你在淘宝遇见了它。”在课程设计中,学生经历了从最初的想法,到付诸行动,并到最终实现,这一切,最大的动力源自内心的兴趣与热爱,导师,则为其一路保驾护航。

  “整个过程中,每一次的争论都在深刻地挑战我对于这个项目的理解,每一个细节的设计都激发了我的工程意识,而这一切都是我们自发的!”同学们至深的感受,正是“以项目驱动的全员全过程专业导师制”最鲜明的特点,这样的改革举措,不仅将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与科研素质培养提前至本科阶段,更为重要的是在指导与资源的双重保障下,保护了学生的创新兴趣,激发了专业潜能,品味到自主学习的美妙。 

  制度是基础,教师是关键

  通过从“全员全过程”到“项目驱动”,机械与车辆学院探索出一条适合自身,以学生为本的人才培养改革之路。

  但是,纸面上的措施必须通过实干才能化作扎实的成绩,改革取得成效,得益于机械与车辆学院规范的制度保障体系,还有一支高水平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在整个改革实施过程中,学院对本科生导师明确责、权、利,落实具体实施方案,形成了比较完善的管理规定与评价体系,还通过设立选题、开题、中期检查、项目答辩和成果展示等环节,对学生研究效果和能力达成形成了明确要求,有效地推动了导师指导的规范性,促进了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值得一提的是学院要求指导教师必须在第七学期给予量化成绩,从而更好地对学生培养进行质量监控。

  “以研究项目驱动的全员全过程专业导师制”的深化改革试点,得到了学校的大力支持,并对实施方案提出意见建议,机械与车辆学院将本次改革作为全院人才培养工作全面改革的突破点,不仅整合全院资源重点支持,全院教师也统一认识,积极参与,经过一年半的努力,终于取得阶段性的成功,成果丰厚。

  “即使我们建立了一套较为完善的导师激励和约束机制,但培育人才,还是要依靠老师们的一份为师敬业之心。经常有老师跟我说,如果想要带好一个本科生,其所花费的时间和精力并不亚于带一个硕士甚至一个博士。的确,工作负担确实增加了不少,但是老师们却干得非常认真,乐在其中!”每每说到“以项目驱动的全员全过程专业导师制”项目,发起和负责人黄英教授总是禁不住感叹。

  能够深化“以学生为本”的人才培养改革,除了制度的设计保障,导师们的“给力”是改革成功的关键。项目开启之初,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整合了所属5个研究所所有教师,构建了一支主要由教授、副教授组成的指导团队。虽然老师们科研、教学和管理任务繁重,但却想尽办法克服困难,保证与学生的互动交流,密切关注学生动态,认真指导学生创新研究。

  “这些老师,综合发挥了他们的学术魅力和人格魅力,充分尊重学生的兴趣特长,并对每位学生进行个性化指导,还把人生感悟和思想认识积极融入学生成长成才过程,教育学生恪守学术诚信、永攀科学高峰。他们的积极性和责任心,让我感动!”副院长冯慧华表示。

  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这或许是对本科生导师们最真实的写照。在这支队伍中,有治学严谨的业内专家,也有国际化背景的青年才俊,他们费尽心思琢磨“有趣”,激发学生兴趣,也勇于尝试“新鲜”,探索未知领域,虽然他们性格阅历不同,教育方式各具特色,但唯一相同的是那颗对学生负责的心。“春风十里,不如一路有您陪伴!”学生们这么说。

学生设计成果:骆驼机器人

  “我们将在‘以项目驱动的全员全过程导师制’改革实验试点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体制机制,增强专业教师在本科生学业规划、实践与研究能力、创新精神等培养中的参与度与贡献,力争在两年内推广至全学院所有本科专业,使之成为提升学院人才培养效能的核心利器。”展望未来,胡纪滨这样说道。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而人才培养是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创新没有终点,人才培养永远在路上,仍然任重而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