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夏天,我们逐梦蓝天
——【人才培养系列报道】北理工航模队暑期集训专题报道
发布日期:2018-08-12 供稿:张欣硕、田昊 摄影:李明霈、郎帅鹏
编辑:王朝阳 审核:蔺伟、曲虹 阅读次数:
七八月,北京的夏天,骄阳似火。
在这个夏天里,有这样一群学子,每日迎着朝阳出发,伴着星月返回,从早八点到晚十点,伴着空气中木屑和胶水的气味,还有工具与材料摩擦的细碎声,在紧张有序的氛围中,过起了一个多月的“地下生活”,他们是谁?他们的夏天故事是怎样的?
在航模队工作室中忙碌的队员们
2018年6月29日,为了备战即将举办的中国国际飞行器设计挑战赛(CADC),北理工航模队的49名队员们,在位于良乡校区徐特立图书馆地下的航模队工作室,启动一场为期41天的暑期集训。逐梦蓝天,他们将从这里起飞。
逐梦蓝天的路上,我们一起奔跑
北理工航模队成立于2001年,至今已经有17年了。多年来,他们在国内、国际的比赛中佳绩频传,不仅成为学校学生科技创新团队中的一支“明星队”,也成为学校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平台之一。2011年,学校为了更好地发挥航模队在人才培养方面的积极作用,吸引更多的低年级同学参加航模创新活动,将航模队工作室从中关村校区搬迁至良乡校区徐特立图书馆,并为航模队专门开辟了120平方米空间,从此这里就成为了一群热爱航模的北理工学子逐梦蓝天的“小家”。
在航模队工作室的某个角落里,总有这样一位男生,面对着电脑,目光凝视着屏幕上的一条条图线、一个个参数,眉眼中平添了一分旁人不易察觉的紧张。
他叫张智铎,飞行器设计与工程专业2016级本科生,航模队2016级队员,现任航模队队长。除了要负责限时载运空投组飞机模型设计与可行性验证工作外,他还要统筹协调全队的工作运行,不停地和大家讨论新航模在白天飞行训练中出现的问题,这一切成为了他的夏日工作日常。飞机模型的设计和验证是一个漫长而充满挑战的过程,也是航模队工作中耗时最多、难度最大的模块,但却是整个工作的核心。
张智铎(左一)和队员们讨论调整方案
张智铎参与的航模1kg项目,可以说是航模队各个项目中难度较大、失败率较高的。该项目的设计目标是保证空机质量不超过1kg的情况下携带更多的载荷。但是在实际飞行训练中,由于载荷过重,飞机模型经常出现起落架不稳定的情况,造成飞机滑跑时出现急转,甚至折断起落架碳管。为了解决这个棘手的问题,张智铎和他的队友们一次又一次讨论改进方案,从后起支撑方式、起落架制作工艺等方面进行了尝试与改进,终于使起落架性能趋于稳定,飞机模型滑跑急转的问题得到了有效改善。“如果我们进行的调整不能解决问题,就要重新分析原因,提出新的方案,尝试很多次却没发现原因是常事。有时候为了一个参数调整,我们就要分析到深夜。” 张智铎这样说道。
虽然只是设计制作飞机模型,但是队员们的态度就如同研制真正的飞机一样,虽然设计与分析的过程注定是曲折缓慢的,但迎难而上始终是他们的选择,用几近倔强的坚持,追求飞行器性能的极致。正是因为这样的“较真”,在实践中方能学以致用,品味出书本中没有的味道。
漫漫夏日,抱团奋斗,让张智铎由衷地感动,他说:“航模队的同学们,都有逐梦蓝天的情怀,带着冲向云霄的志向,有群要好伙伴,一起成长,我很满足。”
“精雕细琢”,就是我的拼搏奋斗
“返回舱做得怎么样了?马上比赛了,咱可得快点啊。” 工作室中,韩译辉抬起头,叮嘱了一下身旁忙碌的队友。
韩译辉,航空航天类专业2017级本科生,航模队2017级队员。在航模队中主要负责火箭组的模型制作。从小热爱手工的韩译辉,每天都会全神贯注地操作着手中的尖嘴钳,将手中的一片片薄木板、一根根导线,变作火箭模型上不可或缺的组件。一个“精”字,是他工作的精髓。
韩译辉在制作火箭模型
这次韩译辉所在的火箭组,技术攻关的难点就是要在比赛前对之前的火箭模型进行减重,并调整好精度。“其实现在火箭模型的整体设计已经比较成熟了,先前的结构算是一个比较成熟的设计。我们需要在此基础上进行减重和调整。但这必定要影响到火箭本身的稳定性,所以难度还是蛮大的。”韩译辉介绍道。在长达41天的集训里,他们曾二十多次修改设计图纸、更换木材,以寻求更好的减重设计。在这个过程中,韩译辉和小伙伴们制造和发射了数十发火箭,以探究不同的减重方案对火箭模型运载飞行时稳定性的影响。“失败肯定是很多次了”韩译辉说,“但至少知道了哪种方案不可行。而减重和增强火箭结构强度这一矛盾,将是火箭组很长一段时间内的主线任务。”
集训工作强度高、任务重,这让刚到大学一年的韩译辉,不得不兼任“设计师”和“技工”的双重角色。火箭模型虽然不大,但是制作工艺十分繁杂,切削、打磨、组装、粘接……而每一个接口,每一层铺胶,都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成品的质量,每一道工序都要求全神贯注,马虎不得。“差之毫厘,失之千里。”火箭模型关键部位零件的加工精度往往需要达到毫米级,此时,一丝一毫的疏忽都可能为将来的飞行埋下隐患。
然而,看似有趣的模型制作工作往往是枯燥乏味的。火箭模型制作涉及的零件较多,而同类零件的制作和加工往往十分相似。同样的工序,同样的步骤,韩译辉每天都要重复几十遍甚至上百遍。这其中“磨舵杆”让韩译辉“刻骨铭心”,在火箭模型中,返回舱与箭体分离和降落伞脱离,都要通过伺服电机来控制,电机则是通过一根舵杆来实现作用功能,而这根舵杆的长度要求极其严格,多一点将导致无法分离和开伞,少一点则大大降低组装结构的稳固性。“我们一般首先用尖嘴钳粗略确定舵杆的长度,再根据返回舱与箭体之间的实际配合情况,使用角磨机最终确定其长度。”韩译辉介绍说,“有时真的感觉自己像一个机器人,翻来覆去重复一个动作。”
一个多月的高强度集训,每天长时间繁复的工作,对韩译辉来说无疑是极大的考验,但每次在短暂的休息后,他总是迅速回到工位,拾起花花绿绿的导线和略有磨损的尖嘴钳,继续着自己的“精雕细琢”。“累点就累点呗,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感觉时间过得很快,我喜欢这种沉浸其中的感觉。另外更重要的是这样的创新让我很有收获,我们这么年轻,为了梦想,就得拼搏奋斗嘛!” 韩译辉的回答朴实有力。
翱翔蓝天,唯有苦练
飞手,是航模队中的特殊群体,比赛成绩好不好,他们的作用至关重要。航模队的飞手们不仅要完成理论培训和实践操作,还必须要进行高强度的飞行训练。
自2011年起,为了提升竞赛成绩,航模队成立了专门的飞手团。今年夏天集训中的飞手们,全部来自于航模队2017级队员,在经过长时间模拟飞行和实地飞行训练等一系列严苛的选拔后,他们将有机会在未来的在赛场上,操控自己亲手制作的飞机模型飞上蓝天。不过,风光飞手的背后,训练更为艰苦,由于北京市的相关规定,航模队必须到亦庄航模飞机训练场进行飞行训练,而飞行队伍每次往返都要60公里。
刘睿,是飞手团中的一名新兵。这个夏天,每天早上7点,他就要和小伙伴们离开学校,在夏日的闷热中,驱车远行,前往飞行训练场。当别人刚从睡梦中醒来时,他和队友们已经站立在烈日炙烤的训练场上,操控着遥控器,为当天的飞行训练做好准备。飞行训练既是对飞机性能的测试,也是对飞手技能的打磨,在训练中飞手还要和队友们培养出默契。
刘睿(左)在北京亦庄航模飞机训练场调试飞机
在今年的夏季学期集训中,刘睿不仅要完成全部的飞手培养流程,还要积累足够的飞行技巧。从纸飞机到塞斯纳,从具有稳定动力的锂电池驱动到动力随阳光强弱变化的太阳能电池驱动,每一次机型的变换都是一个重新学习的过程,都是一次对自己技术和能力的挑战。作为太阳能飞机项目组的飞手,他深知在比赛赛场上依靠微弱的太阳能长时间载重飞行绝非易事,阳光的变化、风向的转变甚至风速的改变都可能对飞机平衡造成影响。面对重重困难,他并未退缩,在一个个烈日下的外场坚持训练,只为了飞行技术能够更加精湛,一个个模拟器前的不眠之夜只为了应急预案能够更加完善。对他来说整个集训就是一次身体和心灵的磨砺,一切努力都为了最后赛场上出色的表现。
训练中,启动,滑跑,起飞……,飞手的眼睛必须始终追随着飞机的轨迹,按照队友的指令随时变换飞行器的动作和姿态。“由于飞行过程中风力条件和气流状况瞬息万变,每一次微小的震颤都可能导致飞行轨迹发生偏移,造成失控,严重起来就直接坠毁。”谈到飞手的压力,刘睿一脸严肃。从飞行前的工况检查到最终的平稳降落,刘睿的精神高度集中,一次飞行任务下来,身上的衣服,往往早已被汗水浸透。
和飞行员一样,对于刘睿来说,辛苦的训练中,最为享受的就是在自己的操控下,飞机模型扶摇而上,直冲云霄,在天空中似雄鹰般划过优美的弧线,此时此刻,翱翔蓝天的不是模型,而是自己的梦想。他说:“看到自己亲手制作的飞机飞上天空,可以说是我进入航模队以来最酣畅快意的时刻。”一个夏天自觉自愿的苦练,不经意间,成熟与稳重正悄悄替换掉稚嫩。
航模队签名墙
在北理工航模队的工作室里,有这样一面签名墙十分引人注目,上面记录了历年航模队队员的名字,与这些名字遥遥相望的是航模队一块块金牌、一座座奖杯、一个个证书,见证着航模队从中国飞向世界,这不仅是北理航模人一串坚实的脚印,更是指引学生胸怀壮志的航标,耀眼的光泽背后是学生明德精工、创新包容的精彩。
首个夏季学期集训虽然接近尾声,但航模队的工作仍在继续,“心存大地,志在蓝天”的航模队精神,已经深深镌刻进每位队员心中,时代担当,从这里起飞。
2018年北理工航模队全体队员合影
加油,北理工航模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