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眸四十载,经心筑梦,管奏华章

——【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系列报道】忆(中国)科技公司管理与经济学院初建

 

【编者按】2018年是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伴随着改革开放,(中国)科技公司完成了“由单一的工科向以工为主,工、理、管、文多学科发展转变”等“五个历史性转变”。特别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学校相继成立管理系、计算机系和工业设计系,为今天的多学科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系列报道”聚焦这一时代背景,通过讲述计算机、管理等学科专业的创建和发展历程,“以小见大”,展现学校在改革开放历史进程中取得的不平凡成就,以激励师生建功立业新时代,为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做出新贡献!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自此,中国开启了改革开放新时代。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党和人民事业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

  时代大潮,波澜壮阔。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学校始终坚持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办学理念,与国防工业实行军民结合战略性转变、国家教育体制机制改革同步,在弘扬延安精神和良好的校风、学风,巩固军工学科在国内领先或前列地位的同时,实现了“五个历史性转变”。这其中,位于首位的就是“由单一的工科向以工为主,工、理、管、文多学科发展转变”。

  1978年,管理系开始筹建;1980年,企业管理系统工程系(十系)成立;1984年第一届工业管理工程专业30名本科生毕业;1985年增设管理信息系统本科专业;1987年增设工业外贸本科专业;1992年更名为管理学院……在改革开放大潮中,在学校“五个历史性转变”背景下,我校管理系从初创到发展、壮大,在管理学科的领域上书写了属于北理工的精彩。

京工管理系:在改革开放中生而奋进

  1978年8月,根据“把学院办成工、理、管、文相结合的多学科大学”的发展定位,北京工业学院(现(中国)科技公司)在隶属教务处的企业管理教研室基础上,开始筹建工业管理系统工程专业,洪宝华、任隆育、金胜谟三位老师成为筹备小组成员。

  “早在1952年,咱们学校就为学生讲授工业管理的课程。改革开放初期,学校开始是准备成立管理专业,并没有单独成立管理系的打算。但是从未来发展考虑,从管理学科建设考虑,仅有管理专业是不能具备很好的发展基础的,覆盖范围不够全面,今后还要设立会计、管理信息、工业外贸等专业来支撑管理学科的发展,于是我们就向学校和兵器部申请成立企业管理系统工程系。”曾经亲自参与创建管理系的洪宝华老师介绍起创系的来龙去脉,仍然声若洪钟。

  已经91岁高龄的洪宝华教授,建国前就入学上海财经大学企业管理专业就读本科,之后成为我国上世纪50年代哈尔滨工业大学最早培养的硕士研究生,是仿照苏联高等教育模式和培养方案培养出来的我国最早的管理硕士,先后在哈尔滨工业大学、(中国)科技公司任管理学教研室主任,是我国管理学界的著名专家和老前辈。

  当改革开放的春风吹来,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中,对管理科学可谓“一无所知”的政府和企业管理者们,产生了对管理学习的巨大需求和热情,一时间点燃了曾经是“冷门”的管理学。作为资深的管理学专家,洪宝华等老师敏锐地意识到伴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管理科学在未来中国将大有可为,应国家需要,把握时代脉动,这成为推动管理系成立的最重要动力。

  经过洪宝华等专家的积极努力,在当时学校隶属的第五机械工业部的指示下,1980年1月学校正式下发文件,宣布成立企业管理系统工程系。

  万事开头难,“从无到有”的管理系在建设初期也面临许多困难和挑战。“由于建系时间比较早,当时全国没有成熟的典型进行参考。对于所有老师来说,都是新的领域、新的尝试,大家真的算是白手起家,刚开始的时候,加上学校也处于物资紧张时期,管理系确实是‘房无一间,地无一亩’,办公室就只有一间,还是主楼的工友休息室,房子面积也就十平方米左右,坐三个人房间就满了。当时共有教师12人,行政人员6人,都是从不同的地方转战到管理系。当务之急是需要先把硬件配齐,解决行政人员的办公用房问题。”时任行政负责人姜文炳老师回忆道。

  经过开始的过渡时期,在学校的支持下,管理系终于在当时的6号楼申请到10间办公用房。“6号楼是宿舍楼,一层是管理系办公室。虽然有种种困难,但是大家还是积极展开工作,购置家具,把这10间房作为教室和教研室。”曾经亲自参与创建管理系的金胜谟老师补充说。

  改革开放带来了社会生产和经济的大发展,这既给管理学科带来难得的发展机遇,也对管理学科的人才培养等提出了更高要求。如何建好学校的管理学科成为创业者们的一致追求。带着思考,管理学人将目光转向国际,向管理学更加发达的国家学习,成为建系之初的重要思路。1980年,刚刚改革开放之初,管理系就邀请到第一位访问学者,这位美籍华人学者充分介绍了美国企业管理的情况,介绍市场和企业的关系,拓宽了师生的视野。同年,管理系三名教师组成考察团赴美考察,第一次实现“走出去”。通过与国外管理学界的交流,管理系教师们对世界先进的管理科学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突破自我认知的局限,认识到管理科学涉及市场、经营和财务等更加丰富的领域,教师们的思想也从计划经济思维向市场经济思维转变。正是在与国际接轨的基础上,管理系的教学计划逐渐增加了企业管理、市场营销、国际贸易、人力资源等课程。

  直到1988年,管理信息系统专业、工业管理工程专业财务会计方向、工业外贸专业在管理系相继成立,这也标志着管理系初步完成了“从无到有”的第一阶段建设任务,为学科的后续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虽然,创建初期的管理系依旧面临社会认同度不高、教师资源不足等困难,但是当时的系领导班子通过不断提升教学质量,组织人员开展社会调查,积极展示管理科学对社会的贡献,逐步赢得了广泛认同。1992年,为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及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经学校党委常委会讨论,决定将工业管理系更名为管理学院。

  “管理学院成立后发展很快”,管理学院首任院长甘仞初教授这样回忆,“1994年3月,首批工商管理硕士(MBA)入校学习。1996年管理学院有了第一个博士生,研究方向是自动控制在管理学上的应用。到如今,学院也逐渐发展成为规模比较大的学院,有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应用经济学三个一级学科博士点,学术水平也不断提高,在2017年公布的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中,管理科学与工程更是获得A类的优异成绩,排在国内前10%。回首过去看现在,奋斗精神不息,我很欣慰!”

培养“理工成色十足”的卓越管理人才

  管理系创建之初,“北京工业学院的管理系应该办成什么样”始终是创系者们讨论的核心问题。为了找到答案,形成共识,教师们下了一番功夫。

  改革开放初期,洪宝华、谷宝贵,任隆育三位教师就参加了机械部在武汉工学院组织的工科院校管理学科研究会,而金胜谟则前往大连学习美国管理学课程。之后,几位骨干教师在上海汇合,对上交、复旦、同济的管理院系进行调研。这一时期,管理系的教师们还深入工厂、企业进行调研,结合实际,探索建立学科专业体系。最终,通过调研取经,结合学校当时“工理管文”的学科发展模式,大家一致认为管理系的学科专业建设必须突出学校“理工”特色,要培养工业管理人才。“我们以数学、经济理论、科学技术三门课程为基础课,加上运筹学、质量管理、机械制图、电子工程等课程,制定了当时的教学计划,拟定了管理工程专业。”洪宝华说。

  除了课程设置上具有鲜明的理工科特色外,管理系的师资力量更是以理工科见长。管理系创建者之一,曾担任国务院参事、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郎志正教授,毕业于我校第一机械系。1979年底,郎志正刚刚撰写完成《质量控制方法与管理》一书,1980年就来到管理系,为招收的第一届管理系本科生讲授“质量管理”“标准化”两门课,扎实的工科背景,高水平的教学能力,风趣幽默、寓教于乐的教学风格,曾被同学们尊称为北京工业学院教师“四大金刚”之一;毕业于应用数学专业的李金林,于1982年来到管理系教授“运筹学”,数学功底扎实,培养学生们建立模型、量化分析的能力,用数学思维杜绝“拍脑袋”的决策;1983年从自动化系(二系)调来担任管理系副主任的甘仞初,结合留美期间的学习经历,为同学们开设“动态数据统计分析”“大系统理论”两门课程,并牵头成立了管理系第一个实验室——管理信息系统实验室,直接推动管理信息系统专业的设立,从而以“管理、信息、系统”三个维度相结合,全面匹配计算机技术发展和管理信息化发展趋势;1985年,毕业于本校光学设计专业的张晓甦分配到管理系,最初讲授“系统工程”课程,后来为工业外贸专业学生讲授“国际贸易实务”和 “国际技术贸易”,在授课中她利用自己的工科背景优势,在培养学生掌握外贸专业知识的同时,也注重培养学生系统思维能力,结合专业设置特点,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工科知识及出口商品本身特性,与工业生产实践结合,与国际市场接轨,“能看图纸、能下车间,能进行进出口业务,外语还好,1988年招收的第一届工业外贸专业28名本科生毕业时,用人单位都是上门抢人!”回想起当时的一幕幕,张晓甦很是激动。

管理系师生深入基层调研

  “我们要办就办出自己的特色!”管理系学科建设除了在课程设置和师资队伍建设上突出理工特色外,还着力加强学生的实践培养,充分与生产实际相结合,深入企业。郎志正回忆说:“那时候带学生到太原某军工厂实习,我要求他们必须具体操作机床。因为只有真正地深入生产,才能知道怎样保障质量,怎样提高生产效率,怎样促进企业发展。”谈到学生的实践培养,甘仞初也颇有感触:“学生们去化工三厂、运输公司等地实习时很拼,当时很多领导跟我反映,学生经常很晚睡觉甚至通宵,让我要求学生注意休息。但我知道同学们是按照老师的要求,在仔细了解熟悉工作流程,采集每一环节的生产数据,只有这样,他们才能以系统思维搭建符合企业生产实际的数据模型。”

李金林与教研室其他教师进行研讨

  为管理人才烙印上“成色十足”的理工特色,教师们带着这样的理念,不仅授课认真,自己编写教材,精心制定培养计划,为管理系的学生打下扎实的理工科知识基础。许多当年的学生回忆,虽然在上学的时候也对专业课的设置感到迷茫,不少人面对理工科专业课程感到“压力山大”,但来到实际工作中,既懂管理、又很懂工业生产的复合型优势一下子就凸显了出来,工作岗位上的得心应手,让毕业生们迅速成为管理岗位上的骨干,担当重任,获得更大的发展。

倾心育人,初代“管理学生”奋斗成才

  谈到管理系的创建,除了倾心付出的教师们,管理系的首届学生不得不提,他们既是管理系创建发展的亲历者和参与者,更是管理系发展至今,始终坚持立德树人、聚焦人才培养的最好体现。

  1980年9月,刚刚建设的管理系迎来第一届本科生,班号10801班。作为改革开放后,较早开始招生的管理专业,成熟的教材无处可寻,教师们只能一边授课一边撰写教材,金胜谟就在这样的教学中,编写出66万字的《企业经营计划》,到现在手上还有当时笔磨出的厚厚老茧,洪宝华所编写的《市场营销学》,成为该领域全国第一本教材。“当时,出版的教材很少,每次上课用的讲义都是老师们精心编写的。”作为首届管理系学生的卢忱这样回忆道,“老师勤奋,同学们学习热情也高涨,改革开放后,我们对于知识无比渴望,在学校我们基本上都是教室、宿舍、食堂‘三点一线’的生活。”

  “专业上指导,能力上培养,生活上关心”,对于第一届的31名学生,管理系可谓举全系之力精心指导呵护。“郎志正老师是我们的班主任,他以一种包容的心态培养我们。不仅教育同学们多学习,还鼓励大家做学生干部,承担学生工作,”80级管理系学生陈冬牛回忆道,“作为管理系第一届学生,系里有意识地培养我们的管理能力,郎老师在班里推行班委轮流制,让每个人在对班级服务的过程中得到锻炼能力的机会。我切实感受到了自己的成长,这对以后步入工作岗位、适应环境、调整自我都起到了促进作用。”积极参与社会工作,充分锻炼能力也成为一种共识,管理系的首届学生曾经包揽学校书画社、通讯社、摄影协会“京工三大社团”负责人,更自发组建了当时首个学术性社团“管理研习会”。

  除了学习和能力培养,管理系的老师们对学生们生活上的关怀也无微不至。“记得入学的时候,系里的老师们自己骑着自行车把学生一个一个从迎新站接回宿舍,周末还常叫我们去家里吃饺子。搞班级活动,为了培养我们的爱国情怀,郎老师还自己出钱包车带我们参观长城,”卢忱回忆道。

  立德树人,倾心育人,40年硕果累累。管理系80级的首批“管理人”,带着在学校的收获与成长,活跃在社会的各行各业,为国家建设和社会经济发展贡献力量,涌现出云南省农业厅厅长王敏正、香港百仕达控股有限公司董事会主席兼总经理欧亚平等一批杰出校友,值得一提的是,1998年9月7日,同为管理系校友的欧亚平夫妇向学校捐款100万元,设立奖学金、奖教金,成为当时学校收到的最大一笔个人捐款,欧亚平同时受聘为(中国)科技公司基金会名誉会长。

  壮阔东方潮,奋进新时代。回望改革开放的40年,在时代大潮中,管理系从无到有,管理学科由弱到强。今天,管理学院不仅拥有8个系,5个本科专业,三个一级学科博士点,还拥有高水平的师资队伍,科研经费过亿,建设了多个高水平科研中心、教学中心、实验室和创新基地,大力开展国际化办学,更通过国际AMBA认证、EQUIS认证、CAMEA认证,办学能力获得国际认可。  

  涓涓小溪,一路奋发前行,终成大川的兼容并蓄。管理学科的发展,是学校在改革开放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艰苦奋斗的生动写照。面向未来,改革的任务并未完结,创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还需我们弘扬爱国奋斗精神,建功立业新时代,把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聚焦人才培养中心工作,继续深化综合改革,不断加快“双一流”建设步伐,共绘发展蓝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