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北理工”学子创业看提高素质教育

九州在线注册-(中国)科技公司                        田世宜校友访谈录
    今年3月我们“北理工校友”编辑部采访了在天津工作的田世宜校友,他是我校坦克设计制造专业1960年的毕业生,现任中国奥的斯电梯集团控股公司-奥的斯电梯中国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高级助理,兼任集团附属公司、上海奥的斯电梯公司董事长,是在世界著名跨国公司投资企业中工作的高级管理人员。曾任全国政协第八、九届委员,全国工商联第七、八届执委和天津市工商联第九、十届副会长,天津外商投资企业会计学会理事长和天津审计局特邀审计员等职。从对他的采访中我们看到了“北理工”培养的老一代学子奋力拼搏的创业精神,也为我们在提高素质教育方面提供了一些有益的启示。
    通过采访了解到,在他40多年的职业生涯中从事过多种类型的工作,历经坎坷,从一名单纯的专业技术人员转型为现代大型企业的综合管理经理人。其间承担过11年的战车科研与设计;8年的工人和技术革新工作;4年的电梯工艺装备设计和工厂技术改造以及20年的企业综合管理。这种转型对于饱餐计划经济教科书的老一代知识分子来说是艰难的、是涉及价值观、社会学和知识面等多方面内涵深刻的转变。但这种转型又是具有时代共性的,是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渡、我国加入WTO后逐步与国际接轨的必然要求。只是这种转变在世宜同志的事例上反映的更加突出、更具代表性,因此从一定意义上讲,采访他也就是从一个侧面审视了我们“北理工”培养的老一代学子能否紧跟国家经济建设步伐、“与时俱进”地为现代化建设事业做出贡献,这是我们重点调研的一个主要目的。
    世宜同志1960年毕业后分配到北京618厂设计研究所从事战车的设计和科研工作,参加了我国第一代和第二代战车的主要部件设计。在618厂工作的11年期间承担完成了十多项科研攻关、设计创新和技术革新,是研究所的科技骨干。现仅列举两个事例来说明他在军工科技与装备发展方面做出的成绩和体会:
    1964年因解决×××战车悬挂系统扭力轴折断的科研攻关成果,在全国兵器工业学会成立大会上发表和宣读了“关于解决×××战车扭力轴折断问题的科研总结”论文,获得了大会的表彰。
    在谈到此项历时一年的科研攻关经历时,他意味深长地讲述了理论分析和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性。由于扭力轴原设计采用的是相似原理、参照苏式战车模型等比例缩小设计,在原材料、加工方法和强化工艺完全相同的情况下,使用寿命却有极大差异、长期不能达标,成为当时我国第一代战车定型的一大技术难题。他承担此项科研攻关任务后,首先进行了力学分析计算,发现原等比例缩小的设计方案是错误的,各部位的尺寸与扭矩关系并非呈简单线性、而是一种复杂的函数关系。为此在推导计算公式的基础上,重新设计了扭力轴的各部位尺寸并修改了各项强化工艺,最终经过大型扭力疲劳实验和万公里路面行驶试验,新设计的悬挂系统100%的经受了考验。扭力轴实验的抗疲劳扭转次数突破了苏联技术标准,使用寿命提高了20倍。这一事例说明要善于理论分析,要将大学学习到的理论知识活学活用到实践工作中去,这将有助于我们分析和筛选问题可能发生的各种因素、迅速聚焦到核心问题和关键环节上去,大大缩短搜索过程,提高科研攻关水平。
    世宜同志在618厂负责的另一项重大设计攻关项目是1970年承担了第二代战车新型液压传动变速箱的设计任务。当时正值文革期间,设计研究所的“臭老九”们全部下放车间跟班劳动、接受再教育,为完成此项设计,抽调了正在车间劳动的世宜同志来承担此项任务。按照他的话说:当时是在时间紧、任务重、顶着“臭老九仍然掌握设计大权”的流言压力,冒着不成功则将承担破坏文化大革命罪责的巨大风险来完成此项艰巨任务的。当时他很清楚,此项设计必须一次成功,根本没有返工时间和修改机会。经过3个多月的日夜奋战,完成了全部设计和试制工作。在“十一”国庆日检阅中一炮打响,胜利通过天安门。
    1971年,为解决夫妻长期分居两地困难,经个人申请和618厂领导批准,与天津棉纺二厂的一名电工对调,到天津棉纺二厂从事电工工作。为此,年龄正值34岁的他挎起了电工钳包、推起了手推车,跟在老师傅的后面开始了学徒工从零做起的外线电工生涯。在经过了一段时间的体能、攀高和技能通关考验后,很快地融入了工人群体,在这种情况下,知识分子所学的技术专长开始发挥作用。他与老师傅结合完成了工厂的3.5万伏送变电站的改造设计和两座1万伏变电站的设计和改建工作,获得了工厂的表彰。
    1973年世宜同志又和天津电梯厂的一名工人对调,到电梯厂当了六年钳工,在此期间承担了动力和钣金车间的多项专用设备设计、制造,搞出了多项技术革新成果,包括:60吨液压型钢拉伸矫直机;半自动水浴除尘射流喷沙机;电梯轿厢侧樑滑轨式钻床等。1996年在全厂的五级钳工“应知、应会”考试中获得第一名和双优奖。
    在问及他当八年工人的感受时,他语重心长地说:就社会而言,知识分子下放劳动在文革特定历史时期是一个较普遍的现象,对军工企业来说,可能造成一部分专业技术干部流失,对我个人来说并无遗憾,八年当工人期间使所学理论和实践最充分的结合了,机械、液压、气动、电子技术掌握得更加全面,搞出了多项革新成果,对自己的实干能力确实有了很大提高。说句玩笑话,现在家里一切涉及电工、钳工、管子工、木工和半个瓦工的活自己都可以干,太方便和得心应手了。
    1979年他晋升了工程师,调到工艺科任工装设计组长,负责全厂的工艺装备设计和工厂技术改造。在此期间参与了电梯厂的“六五”技术改造规划设计并负责完成了新建12000平方米主厂房的工艺平面布置设计。同时根据技术革新中的体会,撰写了“型钢拉伸矫直工艺原理的理论探讨和有关力学分析计算”的学术论文。1982年在天津第三届锻压学会上宣读,1983年被推荐到全国第三届锻压学会上发表。
    1983年天津电梯公司领导班子改组,世宜同志调任公司副经理,主管生产、计划、采购和劳资工作。1984年天津电梯公司与美国奥的斯电梯公司合资成立了天津奥的斯电梯合资公司后,他先后担任了合资公司的财务部长、计划发展部部长和总裁执行助理职务,同时出任公司董事。负责了公司的财务与计划管理,工厂技术改造,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和中国奥的斯电梯集团的组建工作。1989年晋升为高级工程师。在此期间,因主持“天津奥的斯电梯公司七五技术改造设计”1994年获得机械工业部颁发的优秀工程设计一等奖及科技进步二等奖,1996年获得国家优秀工程设计铜质奖。
    1998年中国奥的斯集团控股公司成立后、调集团控股公司任董事长高级助理、兼上海奥的斯电梯公司董事长职务。在集团的组建过程中,他参与了上海奥的斯、北京奥的斯电梯公司、集团控股公司和整个集团的组建工作。其中有关采用收益现值法进行企业资产评估和合资企业的资本重组等在国内都是首家应用,因此也为股东方和国家积累了这方面的经验。
    当问及在担任中外合资企业高级管理人员长达20年的生涯中最深刻的体会是什么时,他认为:兴办合资企业、特别是与世界知名跨国公司合资是促进我国对外开放、实现与国际接轨的最快捷的方式。像他所在的中国奥的斯电梯集团这样的合资企业实际上是充分利用了与跨国公司合资的优势,先于我国参加WTO开始与国际全面接轨,包括经营理念、管理创新、资源共享、产品研发、制造分工、营销网络、电子商务和人才培训等各方面都已逐步与奥的斯接轨并纳入了奥的斯的全球网络,使集团的全部经营活动成为奥的斯全球经济大循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全面提升了集团产品在国际与国内两个市场的竞争力,融入了奥的斯全球经济大循环的快速发展轨道。
    当问及在合资企业工作20年中最有纪念意义的事是什么时,世宜同志回答是江泽民总书记视察天津和奥的斯电梯公司的大事。
    1994年12月江泽民总书记视察天津时,专程到天津奥的斯工厂进行了考察。考察后召开了有11家重点企业负责人参加的汇报会。会上世宜同志代表公司向江总书记汇报了公司的经营和企业资本增值的情况,获得了江总书记的充分肯定。汇报后江总书记说,你的汇报很好,请写一份专题报告给我。会后,他立即写了专题报告通过天津市政府呈报给了江总书记。在报告中他同时提出了有关加强国有资产管理方面的建议,这些建议在1995年3月召开的全国人大会议李鹏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有所反映。
    在采访中他也谈到了自1993至2003年担任两届全国政协委员的深切感受。他在担任十年全国政协委员期间,共向全国政协提交了10份大会发言稿,30余份提案,内容涉及经济体制改革、法律法规完善、科教兴国、提高利用外资水平和改进五年计划编制等各个方面。他认为,作为来自企业的委员能够通过政协这一渠道把企业在经济运行第一线遇到的问题迅速地反映到中央,有利于国家宏观决策层、政府的中观管理层和企业的微观经济运行层有效地结合起来,推进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和法规体系完善。
    在合资企业工作20年生涯中最值得世宜同志欣慰的一件大事就是协助天津市和股东各方组建了中国电梯行业第一家也是全国中外合资的第一家大型企业集团-中国奥的斯电梯集团,并在天津建立了集团总部、研究开发中心和面向全球的电梯制造出口基地。创造了电梯行业的多项第一,包括市场占有率第一、投资规模最大、营销网络最广和电梯出口全国第一等。集团的经营规模已进入天津百强企业的前列和中国500强的排行榜中。企业的资本也获得了百倍以上的大幅度增值,集团的产品和制造水平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实现了大幅跨越发展,成为天津工业的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并为天津市和国家提高利用外资水平、电梯行业科技进步和市场规范化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在采访行将结束时,我们问及世宜同志对母校的发展和教育体制改革有什么建议时,他殷切地提出了以下看法和希望:
    1999年他曾回母校看望老同学,对北理工在学科设置、教学条件改善方面的发展十分赞赏。认为现在年青一代学子有了更充分的选择学科的范围、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更加专心致志的学习环境,毕业后为国家经济建设服务的宗旨和目标也十分明确。希望年青一代学子要珍惜这一来之不易的大好政治经济环境和学习条件,但同时也提出以下建议供参考:
    1 学校在关注智力教育的同时也要强化道德教育,树立“德治与诚信是强国兴企的根本、是国家与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石”的理念。作为即将步入社会的每位学子,他个人的品德和信誉对其未来的发展至关重要。一位遵守约定而永远守时的人、往往也是能够凡事从小做起、有着良好素质和守信誉的人。虚假只能蒙蔽一时、诚信可以得到长久的发展。
    2 大学的教育和年轻学子本身都要注意理论联系实际。老一辈学子在当时特定的历史时期条件下参加的各项政治运动和劳动较多,而现在的大学生能够专心的读书,但一些在校生对未来就业的期望值较高,希望出了校门就进办公室当白领、或更高的金领管理职务。当然也确实有一些学历较高的名校毕业生做到了这一点。但往往是事与愿违,欲速而不达。实践是我们更广阔的课堂,经过基层锻炼的干部具有基层工作经验和较扎实的功底,在判断和处理问题方面比较成熟和准确,俗话说,心里有根。如果一出校门就担当较高的管理职务,看似好事,却阻断了下基层锻炼、充电的机会,仅靠书本上学到的知识要在波涛汹涌的商海中拼搏是远远不够的。因此适当的基层锻炼和脑体结合是有益的。我国要培养和造就的是一大批德智体全面发展的、视野广阔的、具有团队工作精神的、勇于拼搏和创新的实干人才。人才的标准不能仅以单一的学历和外语水平来衡量。人才的标准首先应当是求实的、应当是能够满足全社会需要的、能为各行各业输送新鲜血液的门类齐全的标准。人才标准只是入门条件,一旦工作岗位确定,用人单位和主管领导关注的是工作业绩,此时个人的学历将被淡化,实际工作能力、协调配合能力和业绩表现将占主导地位。而实际工作能力是需要在实践工作中锤炼提高的。我们发现,都是同届毕业生,工作几年后的差距将明显拉开,其中基础理论学得扎实、学习方法得当又肯联系实际努力钻研的人自然进步得更快。因此年轻学子们要有大学毕业学习并未结业的思想准备。大学几年传授我们的是通用基础理论知识,而在人生更加漫长的社会实践课堂中需要我们进修的是内容更加丰富多彩的实际应用知识。
    最近世宜同志的业绩已被录入许多大型人物录书籍中,在经济消息报和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出版的“实践三个代表的楷模”一书中,他在接受访谈中对“一个人事业成功需具备哪些最主要条件”问题的回答是:改革开放、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大环境是造就人才的大熔炉;学习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和江泽民总书记“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并在实践中不断加深理解是事业成功的指南和保证;党和各级组织的培养、任人唯贤的干部考核、选拔聘用制度是建立人才公平竞争、确保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育人体制;紧跟时代步伐、努力充实提高自己、理论紧密联系实际、在经济建设岗位上不断体现和创造新的价值,才能在事业中不断取得成功和做出贡献。这段话概况地表达了他对事业的成功的理解:只有将个人的努力融汇于国家经济建设的成就之中才可能体现出个人事业的成功。
        在采访结束时,世宜校友衷心祝愿我校领导、全体教职员工在学校的建设方面取得更大的成就,为国家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祝全体北理工的校友们在祖国的各条战线上做出优异的成绩!我们北理工校友会也祝福世宜校友身体健康,中国奥的斯电梯集团事业发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