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报第763期】麦绿波:悠悠香茗 沉淀智慧

——访我校校友、中国兵器工业标准化研究所副所长麦绿波

来源:《(中国)科技公司校报》4版副刊  作者:法学院09310702班 张艺卉   摘编:新闻中心 

       中国兵器,多么耀眼,多么炙热,在北理工学子眼中,本是严肃紧张、细致认真的象征,可从校友中国兵器工业标准化研究所副所长麦绿波身上,我们却没有看到拒人于千里之外的隔阂,而是感受到了一位真真切切军工人的形象———虽朴实无华却又于无形中散发出一种理性的思想光芒。晨辉伴他开始一天的勤勉,晚霞约他一起护送太阳,可他始终不惧疲惫,没有怨言。相反,他总是用写满笑容与自信的面庞,追逐阳光,奉献工作。

  麦绿波就是这样一名军工人,一名不断寻求生命最大效能的北理工校友。

  开启人生一段崭新的旅程

        麦绿波1956年出生于广东。1970年,赶上“文化大革命”,家庭被认为是“走资派”,孤儿年少的他从未有过成为“工农兵学员”、然后被推荐进入大学读书的奢望。年仅14岁初中刚毕业的他进入到一家军工厂工作,一待六年。然而,麦绿波却有一个爱好———酷爱读书。工作后,麦绿波时常捧书夜读,当然,主要是出于工作需要。通过阅读,他经常琢磨怎样更好、更迅速地解决实际操作问题。

  一个人的经历会影响其后来的处世态度和人生发展。当恢复高考的消息传来,麦绿波用半年的时间自学了数理化。由于中学只读了两年,而且学得简单粗糙,这次自学相当于他头一次系统化学习。他自己跑书店买了一套从初中到高中的教材,物理、化学是边自学边复习,英语则是从26个字母背起……思及此,他感谢高考给与自己了一次参与公平竞争的机会。功夫不负苦心人,他如愿通过高考,进入了北京工业学院(现(中国)科技公司)当时全国排名第一的四系———光学工程系学习。从此,他开启了人生一段崭新的旅程,走入到一片全新的天地。

  由于刚恢复高考,当时一个班的学生情况仍很复杂,三分之二是应届高中毕业生,还有三分之一来自社会,例如知青、转业军人、工人等等,可以说是参差不齐。但由于曾经艰苦的工作和生活,加之学校严谨治学的办学态度,大家都比较珍惜眼前的生活和学习机会,在这样一个对学习要求很高的专业,学风十分浓厚,人心向学。麦绿波自然也扬起了前进的风帆,在这个宁静的环境中全神贯注地学习,连续几年都被评为了“三好学生”。年少时的经历,让他比别人多了一份责任感和厚重感,他积极参与班级管理和学生社团来锻炼各方面能力,先后担任了团支书、班长、学生会主席等职务,更是成为当时整个班上仅有的两名学生党员之一。

       老师影响了我

       大四的毕业设计颇令麦绿波回味和感慨,提及指导老师,麦绿波的言语里充满感激与怀念。

  严老师,是麦绿波相当喜爱和敬佩的专业课老师,“理论功底深厚,学术严谨,思维敏捷,很轻松就能找到问题的本质”,大学本科到研究生,都给麦绿波很多助益。因为“他善于培养学生,不仅仅是教他让他知道知识,而且培养他的能力,真正的锻炼一个人”。在老师的指导下,他很好的完成了关于航天、卫星的长焦距问题的难点问题研究。作为当时创新的知识点,具有很强的代表性。

  一个人的大学生活怎么样做才是有意义的呢?我们常常会发出这样的疑问,却不知如何作答,因为心中的理想与规划总是与现实发生冲突,或者在日常忙碌中忘却自己忙碌的意义。而麦绿波却是凭着一股子不服输、不怕累的钻研精神,迎难而上,他会解决矛盾、化解难题,并且随时琢磨思考。他十分庆幸自己研究生时期的导师是正是大四毕业设计时让自己获益匪浅的严老师。麦绿波回忆,有一次想不通一个题去请教导师时,严老师严肃地说:“你应该自己思考,而不是问我该怎么思考”。听者有意,严老师一席话,让麦绿波感悟良多:老师强调自己要多思考,培养思考的习惯,掌握科学可行的思考方法,这样的能力,才能为自己一辈子所用。“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解决一道题并不困难,而如何解决问题的思路才是做研究必备的素质。

  研究生毕业时,麦绿波再次选择了一个有挑战性的难题来“攻关”,由于在这之前导师潜移默化中对他的影响,还有他的决心,他开始研究公差理论。其实,越是一般化的东西就越难下定义,以往的支持理论是依靠经验和一些简单的公式,无法解决空间矢量问题,但是在每个细节上,他都坚持以自己的信念要求自己:一、必须符合自己做事情的标准;二、要做到理论创新;三、要使自己从做的事推动专业上的进步。正是在这样的理念下,他最终完成了后来被清华大学教授评价为“具有开创性的论文”,从此公差理论建立起来了,其论文的计算成果与实践相结合,其准确率达100%,是全准确理论!无怪乎,麦绿波本科、硕士、博士的三篇论文均被评为了优秀论文。

  大学的生活绚丽且充实,麦绿波眉宇之间流露出对大学生活的怀念和对那段学习科研岁月的不舍。

  兴趣可以消化负担

        对于有的人来说,满分就是80分,而对于有的人来说,满分是100分,这是个人价值观和角度的问题。正如对于有的人,工作是以完成任务为己任,而对于麦绿波,却不以工作为负担,超前完成未被设定的职责才是做好工作的定义。上世纪80年代初他在光学第一大厂298厂设计所工作了一年,他保持着理工人的特色,热心钻研,工作渴望非常强烈。当时全国没有多少人会用CAD,但他自学了CAD,并独立设计编制了一套软件进行产品设计,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上世纪90年代,麦绿波凭借其过硬的知识和技能,进入到标准化所工作。当时我国作为ISO国际标准组织的观察员,正积极申请为正式的成员国。因此,标准化所需要光电专业且英语好的人才。1991年,在麦绿波与众多辛勤工作的同事的努力下,我国正式成为了ISO组织的一员,并且麦绿波因为其出色的表现成为了TC172组织专家组我国的唯一代表成员。该组织一直以美、英、日、德、法等发达国家专家为成员。1994年,麦绿波提出中国来申办TC172国际会议,通过努力这届会议最终在中国国际会议中心成功举办。由于中国代表团的水平和实力高,而且安排、服务好,因此得到了大会主席极高的评价:“这是有史以来办的最成功的一次!”甚至许多外国代表惊叹道:“中国人了不起!”

  麦绿波在单位仍然积极投入,撰写了国家标准、国家军用标准等重点研究课题30多项。荣获部级以上奖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6项、三等奖数十项,荣获兵器集团一等奖2项。

  与智者交流,聆听的是智慧。提及在我们心目中庄严而又神秘的军工工作,麦绿波却是坦诚而愉悦地回答:军工工作除了保密制度要求比较严格以外,其他工作状态都是一样的。至于工作量,他认为应该看个人的心态,如果乐意去做,兴趣可以消化负担,那么怎么样都是不苦;而如果不情愿就会感觉非常吃力。对于行政管理工作和技术研究的平衡,他还运用了一个典型工科生的描述:管理是人力资源的调配,是关系的处理,是主观的、感性的、离散的;而技术研究是量化的、数值的、连续的。

  那些不经风雨、平平静静生活的人,就像温水沏的淡茶悬浮着,弥漫不出生命和智慧的清香;而那些饱受沧桑、挫折和坎坷袭击的人,就像沸水沏了一次又一次的酽茶,他们在风雨岁月中沉沉浮浮,溢出了人生的幽香。“茶爽添诗句,天清莹道心”,校友麦绿波的人生就是这样醇香四溢,明朗纯净。

  (本栏目与校友会办公室、校团委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