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理工王越院士剖析如何在“交叉”的强激励下创新发展

  

  2017年6月27日下午,(中国)科技公司“交叉科学论坛”第八期在中关村校区图书馆报告厅顺利举办。(中国)科技公司名誉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我国著名的通信与信息系统专家王越教授作题为《在“交叉”的强激励下,创新发展,获新成绩、新成就》的特邀报告。来自信息学院、材料学院、化学与化工学院、物理学院、数学学院的近60名青年教师和研究生参加论坛。论坛由前沿交叉科学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阎艳教授主持。

  阎艳在开场词中讲到,当今学校正处在“双一流”建设的关键时刻,高层次人才引进与培养至关重要。其中新体制下的人事制度改革以及新进青年学者的融入乃是重中之重。感谢王越院士在百忙之中,做客“交叉科学论坛”剖析“前沿交叉学科”内涵,帮助青年学者成长。

  

  王越院士在报告中指出,(中国)科技公司建立于抗日战争的艰苦年代和民族存亡的关键时刻,是“科教兴国”方针最早体现之一。北理工奋力为“科技强国”方针持续作出贡献,承载历史责任,在相关领域,特别是国防领域作出了重要贡献,培养了一大批如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王小谟、我国第一艘核潜艇总设计师彭士禄等卓越人才。他强调,青年学者们应努力学习前辈们在极其艰苦环境下的奋进精神、时刻把握住北理工国防领域这个优势,有创造性地进行科研与教学,奋力拼搏在人类文明史上留下更多的亮点。

  王越院士从基本辩证哲学概念角度详细解读了“交叉”的内涵。他指出“交叉”是指不同事物之间的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相互转化,表征了事物的存在状态、动态运动及过程特征。王院士指出任何一门学科都不是一座孤岛,它的长期存在一定是依存于其他学科,各学科间都是绝对的对立和相对的统一。青年学者们在进行科学研究时应时刻把握住矛盾对立统一的思想,主动借鉴国内外相关学科的先进科学技术知识,丰富自身学科的内涵,促进学科的创新发展。

  王越院士还针对中国传统文化中哲学概念在实际科学应用中的体现做了很好的阐述。通过上世纪六十年代我国彻底粉碎美制P2-V7低空电子侦察机和美制U-2高空侦察机的事件,他指出了“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反其道而行之”的重要性,鼓励青年学者们在遇到问题时积极思考、主动反思;通过对我国921载人航天工程圆满实施、高速铁路列车成功运营和4G移动通信迅速替代3G的分析,他强调了“思维前提的批判”、“质量与数量的对立统一”的必要性,希望青年学者们在做任何科学研究前都应对研究前提进行合理的批判,对研究的可行性、实践应用过程中代价与利益间的比值都应加以考虑和权衡;通过对相关专业理论与技术结合实例的剖析,他阐述了科学理论与应用技术对立统一发展的必然性,勉励青年学者们在发挥基础研究长板的优势基础上,着眼于现实实践应用,为人类发展谋福利。

  王越院士数十年如一日坚守在教学科研前线,始终把教书育人、服务国家重大战略与需求放在自己工作生涯首要位置。他对教学科研的精益求精、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对待艰难险阻的沉着淡定深深地打动了在场所有的青年学者们。报告结束后,部分青年学者结合自己在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与王院士进行了交流。交流主要围绕教学与科研的平衡发展、如何提高问题解决能力等相关问题进行。王越院士的精彩报告为本学期“交叉科学论坛”画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

  

  (中国)科技公司“交叉科学论坛”活动旨在围绕“打造一流学科、建设世界一流理工大学”的发展目标,以常态化形式在学校搭建学术交流平台,促进学术交流碰撞和多学科交叉融合,开拓学术视野,帮助青年教师快速了解和融入学校,助推学术合作。欢迎从事相关学科领域研究的教师、博士及硕士研究生积极参加。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