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重点建设马克思主义学院考察组来校考察
发布日期:2019-05-30 供稿:党委宣传部、马克思主义学院 摄影:党委宣传部 郭强、吴翼飞
编辑:吴楠 审核:肖雄、刘存福 阅读次数:日前,北京市重点建设马克思主义学院专家考察组一行来校,通过听取汇报、实地走访、随堂听课、座谈访谈等形式对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情况进行了细致考察。
5月24日下午,专家考察组组长、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常务副书记郑吉春在2号楼133会议室主持召开专题汇报会。北京市重点建设马克思主义学院考察组全体成员,校党委书记赵长禄,党委副书记、校长张军,党委副书记包丽颖,学校相关职能部门和马克思主义学院负责人参加会议。
郑吉春介绍了考察组成员及考察工作安排。他谈到,北京市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要坚决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精神,抓住办好新时代思政课这一关键,不断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赵长禄代表学校党委就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情况作专题汇报。他谈到,学校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办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加强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的决策部署,夯实政治、组织、师资、资源保障,建强马克思主义学院这一关键平台,积极服务首都“四个中心”建设,致力于将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成为一流理论人才教学基地、一流理论研究学术高地、一流理论宣传思想阵地。学校党委坚持发挥领导核心作用,指导学院将思政课打造成与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贯通、与校史校情教育贯通、与社会实践贯通、与学生党建工作贯通的立德树人“关键课程”。同时,将马克思主义学院和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纳入学校发展规划及“双一流”建设方案,在经费投入、资源配备、人才引进、职务评聘、科研立项等方面支持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他表示,下一步学校将多渠道、多路径发展队伍,打造“思政金课”,积极创造条件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成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
张军谈到,学校注重运用“红色基因”“红色传统”作为思政课教学的活素材、鲜事例,思政课育人成效显著。马克思主义学院坚持教材、案例、原著“三位一体”,坚持党史、历史、校史“三史合一”,坚持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指示、贯通学科间培养和贯穿本硕博一体化培养“三贯统一”,坚持“互联网+”“虚拟+”“智慧+”“三+融合”,探索出了一条特色发展道路。他表示,未来学校将继续加大对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支持力度,深挖思政课特色,通过参与“延河九校联盟”等平台加强校际资源共享。
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李林英从基本情况、师资队伍、课程建设、学科建设、社会服务、媒体报道等方面,详细介绍了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情况。她表示,学院将继续面向和服务首都发展,聚焦基础性、导向性、战略性理论和实践问题,着重增强课程教学、学术研究、人才培养、理论宣传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尤其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领域的引领示范效应,把学院建设成为出名师、出亮点、出声势、出经验的北京市一流马克思主义学院。
5月30日下午,专家考察组走访了学校思政特色平台虚拟仿真实验室、工程训练中心,查阅了学院建设相关材料,考察了学院办公环境,随堂听取本科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并分别与教师、学生代表进行了座谈。专家考察组对学院建设情况进行了点评,并就有关问题与学校、学院负责同志进行了深入交流。
北京市重点建设马克思主义学院申报和评审工作于2018年11月启动,共有28所院校的马克思主义学院申报,经过专家评审确定了14个入校考察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