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技公司2009年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要点

    2009年学校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要贯彻十七大精神和第十七次全国高校党建工作会议精神,深入学习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思想理论建设,坚持用马克思主义占领学校的思想文化阵地,牢牢掌握意识形态的主动权;要紧紧围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纪念“五四运动”90周年和庆祝建国60周年开展系列特色活动,营造良好舆论氛围;以和谐校园文化建设为主题,深入开展形象设计与文化建设工程,弘扬大学精神与大学文化传统;围绕学校重点工作,加大对外宣传力度,尤其是着力做好教师教育改革和人才培养工作的宣传,展示学校改革发展成果,继续扩大(中国)科技公司在国内外的影响,优化学校发展环境,为促进学校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证、精神力量和文化氛围。
    一、按照中央要求和党委的统一部署,提前策划、精心安排、认真组织好我校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
    1、要以学好用好科学发展观为重点,进一步完善理论学习制度,组织好校、院(处)两级理论中心组的学习和全校党员干部、师生员工的学习,结合学校实际,积极探索理论学习的新方式,将学习实践活动引向深入,注重提高学习的实效性。要通过学习,引导教育党员干部深刻领会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本质要求。
    2、要以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为目标,提高学习实践活动的针对性。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理论联系实际,结合学校发展中的突出问题,进行专题学习研究,不断增强领导干部贯彻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提高谋划发展和改革创新的能力,依法办学、科学管理和民主管理的能力,统筹协调人才培养、知识创新和社会服务的能力,加强和谐校园建设的能力。
    3、要积极创新学习实践活动的宣传教育方式,提高教育效果。具体措施包括:编印符合高校特点的《科学发展观教育读本》辅导材料,发放到每个党员手中。在《(中国)科技公司校报》上开设“高举旗帜,科学发展”专栏,组织专家学者深入宣传和研讨科学发展观。编发《(中国)科技公司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工作简报》,编印《(中国)科技公司校报》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专刊,创建“(中国)科技公司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专题网站”,在闭路电视编制专题节目,加强信息沟通和经验交流。深入挖掘“毛二可”式的中青年优秀教师的成长成才历程,组织“科学发展、健康成才”优秀青年教师先进事迹报告会。通过扎实细致的工作,大力宣传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重大意义,广泛宣传党员和党员领导干部中的先进典型,深入宣传党委和各单位学习实践活动的做法、经验和成效,积极宣传我校优秀党员和党支部的先进事迹,为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二、以提升学校凝聚力和社会声誉为重点,坚持“三贴近”,突出重点,建立大宣传格局,提升新闻宣传工作效果与水平
    1、大力宣传各单位,特别是在中层领导班子换届之后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贯彻科学发展观、推动各项工作科学发展的情况。具体内容包括:各学院、部处的办院理念、办单位理念,以及对本单位学科发展战略、队伍建设战略、人才培养战略、科学研究战略、国际化战略、体制机制改革战略等方面的谋划。
    2、大力宣传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创新人才情况。以“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研究生教育优秀工程”、“ 211工程”建设、“985工程”建设为重点和切入点,深入发掘学校在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等方面的亮点,并积极推荐到社会新闻媒体进行宣传。
    3、大力宣传科技自主创新情况。围绕我校承担的国家重点科技项目以及有关科技获奖情况,主动联系,深度挖掘,及时宣传报道。对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的科研项目及参研人员、对在各种学科和科技竞赛中取得成绩的学生及时宣传。
    4、大力宣传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的工作情况。进一步推动向毛二可院士及其创新团队学习的深入,加强对师德的宣传、对学校实施人才强校战略的宣传、对领军人才、创新团队、优秀教师,特别是优秀中青年教师以及团队的宣传。
    5、大力宣传党建思想政治工作情况。以党群零距离、德育答辩、时事论坛等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举措为重点,在校园文化建设、班主任和辅导员队伍建设、社会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三进”工作等方面加强宣传。
    6、围绕学校重大活动、典型人物、重要事件以及特色和亮点工作做好早期策划和重点宣传。年内至少要有500条公开报道我校的新闻稿件和理论文章,同时力争在主流媒体的重要版面、栏目和重要时段对我校的更多宣传,为学校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舆论支持。
    7、加强新闻宣传工作队伍建设。举办新闻宣传工作负责人、通讯员培训班、研讨班,加强各单位宣传思想工作的信息交流,组织开展宣传思想工作的理论研究,不断提高新闻宣传干部的整体素质和工作水平。
    三、启动“文化校园工程”,努力创建“以爱国为动力、以学术为核心,以创新为目标”的校园文化
    为落实好《(中国)科技公司“十一五”文化建设规划纲要》,以文化项目的形式启动“文化校园工程”。
    (一)精神文化层面
    1、挖掘北理工精神
    负责单位:党委宣传部
    完成时间:2009年5月
    项目内容:
    (1)挖掘延安精神的内涵。我校继承和发扬延安精神,主要是指继承和发扬延安自然科学院的办学传统和精神。在发掘延安精神政治层面和精神层面内涵的同时,在学术层面加强对延安精神的研究,建立起我校特有的延安精神的内涵框架。
    (2)挖掘国防特色的内涵。建校之初,学校的办学宗旨、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目标就具有鲜明的军工特色,与军工部门关系密切。经过长期的办学实践,建成了具有国防特色的学科专业群,形成了一批国防科技创新与研究开发平台,培养了一批高水平国防科技人才,产生了一批国防科技研究成果。要通过专题研究,探索国防特色在精神层面和学术层面形成的文化内涵。
    (3)探究学校的科学精神。当前,在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建设中,要进一步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依据人才成长规律,从各个方面、各个环节尽最大可能营造具有各自文化特点和大学精神的育人环境。因此,要积极探究学校的科学精神,努力形成尊重人才、注重学术、追求科学、追求真理、尊重创新的学术文化。
    2、凝练校训
    负责单位:党委宣传部
    完成时间:2009年5月
    项目内容:
    要认真研究北理工的办学历史,思考我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办学定位,挖掘办学特色,在此基础上确定具有北理工特色、有中国传统文化的校训,增强师生员工的认同感、归属感、自豪感和凝聚力,产生良好的“品牌效应”,树立学校的良好形象。
    3、挖掘学校历史上主要领导、重要人物的思想财富
    负责单位:离退休干部党委、老干部处
    完成时间:2008年9月——2009年12月
    项目内容:
    发挥离退休干部的政治优势、经验优势和知识优势,采取人物专访等方式,深入挖掘学校发展过程中主要领导和重要人物的治学思想和办学理念,使广大师生员工更好地了解学校的发展历史,了解老一辈教育工作者在学校艰苦创业和改革发展历程中作出的贡献,激发大家积极投身于学校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建设,丰富学校文化建设的内涵。
    (二)行为文化层面
    1、建设科技创新活动平台
    时间:2008年9月——2010年12月
    负责单位:科技处
    协助单位:图书馆,研究生院,教务处,人事处,团委,各学院
    项目内容:
    (1)构建一个新的数字资源存储平台,用于收集、出版、存储、索引、保护和发布我校在学术研究和教学活动中产生的数字化学术资源,借以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与实现研究成果的长期保存。鼓励教授个人或团队建设学术网站,形成学术交流的平台,扩大教师或团队在国内外的学术影响力以及增强学校的竞争力。
    (2)继续组织好“科学与人文”论坛,邀请校内外著名专家学者进行高层次、宽视野、大覆盖面的科学技术、社会人文讲座;积极协助支持相关学院、学科,以及挂靠在我校的学术组织主办、承办国际学术会议和开展学术交流活动;组织(中国)科技公司科普系列活动,包括报告、展览及论坛等,积极协助有关部门指导学生开展课外科技活动,开拓与建立科普实践基地, 为学生课外实践活动拓展空间。
    (3)由校长牵头,科技处负责每月举行一次高层次人才的学术茶会,约请院士、长江学者、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等拔尖人才参加。举办“三大论坛和两大讲座”,即“文、理、工系列论坛”、“前沿科技大师论坛”、“多学科博士论坛”、“青年科协科技讲座”和“(中国)科技公司大讲堂”系列讲座,为学科交叉融合营造更加浓厚的氛围,引导大家在追踪科学前沿、瞄准国际先进水平、填补国内空白上面下功夫、有作为、见成效。
    2、学科专业史研究
    负责单位:高等教育研究所、各学院
    完成时间:2008年8月——2009年12月
    项目内容:
    学科专业史是反映学校学科、专业、学术、学者的历史,是反映学校内涵发展历史的重要载体,要通过对学科专业发展历史的挖掘,对该学科领域大师的访谈口述,搜集史料,记录、编撰发展历史。
    3、学生人文精神和创新能力培养
    时间:2008年9月——2010年12月
    负责单位:学生工作部
    协助单位:研究生工作部、团委、教务处、科技处、人文学院
    项目内容:
    (1)进一步创造条件,通过举办“聆听智慧”、“共青讲堂”、“名家讲坛”等不同系列内容的讲座、报告,建设先进的校园文化;通过加强引导,构建平台,建设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凸现教育的人文情怀,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成才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
    (2)进一步加强校风、班风、学风和宿舍风气的建设,引导学生对健康的学习、生活方式产生认同,以塑造健全的人格和健康向上的生活风貌。
    (3)继续举办博士生学术论坛,为博士生提供一个高起点、多学科的学术交流平台;继续举办“名家讲坛”系列科学家学术讲座,拓宽研究生的学术视野,启迪科学思维,培养研究生对科学的热爱之心;支持研究生自主开展科学研究、科技创新以及发明创造活动。加大对学生创新实践基地的建设和投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科技创新与发明创造,鼓励学生参与各种学科知识竞赛,推动我校的创新环境氛围建设。
    (三)物质环境文化层面
    1、名人像建设
    负责单位:校友联络办公室
    协助单位:人事处、党委宣传部、规划处、图书馆、教务处、良乡校区管委会
    完成时间:2009年4月
    项目内容:
    学校建校68年来,涌现出大批的杰出校友和优秀教师,这些都是学校宝贵的精神财富和教育资源。将上述人员的杰出代表按照学校的培养特色和服务面向分为三类人群:一是院士和科学家;二是党和国家的领导人、省部级领导;三是将军等。在中关村校区、良乡校区的图书馆、教学楼和办公楼等场所内外设计雕塑、名人墙或悬挂照片等形式,以加大宣传,激励师生员工学习他们渊博的知识、崇高的人格和杰出的贡献,努力学习,开拓创新,形成浓郁的大楼、大师、大气文化。
    2、(中国)科技公司校史馆
    负责单位:党委宣传部
    协助单位:档案馆、学校办公室、科技处、团委、校友会、全校各单位
    完成时间:2009年11月前
    项目内容:
    校史馆是学校的一面镜子、一个舞台、一座宝库,是传播大学文化的重要载体,是育人的重要平台。目前以举办校史展为途径,广开渠道,多方面收集反映延安精神和国防特色、特别是几个“新中国第一”的实物、图片、模型和文献资料;加强办学过程中典型事件的考证工作,不断丰富展示内容,扩大展示规模,使之成为建设校史馆、开展校史教育和传承学校精神的重要基地以及向社会展示北理工的重要窗口。
    3、道路、楼宇命名及景点规划
    负责单位:发展规划处
    协助单位:党委宣传部、图书馆、团委、设计艺术学院、人文学院、良乡校区管委会
    完成时间:2009年7月
项目内容:
    (1)聚集广大师生员工的智慧,对中关村校区、良乡校区的标志性道路、楼宇等进行重新命名,使命名突出文化特色,集中体现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办学传统,起到凝聚人心、鼓舞士气的作用。
    (2)按照环境文化建设要求,规划好“一环(环教学区)、二林(将军林、科技林)、五点(迎宾、观礼、大乐、活力、团聚)、六园(思想角、跳蚤市场、发明园地、科学角、科学与艺术长廊、运动文化角)”的公共空间。突出爱国、爱校、创新、学术、环保等主题,强调校园内环境、艺术、科技、自然的有机结合,彰显校园特色的环境文化,达到展现历史、感受文化、激励斗志、创新未来的目的。
    4、主题雕塑
    (1)延安精神主题浮雕——反映延安精神文化特色
    延安精神是我校的主要办学传统与特色,我校继承和发扬延安精神,主要是指继承和发扬延安自然科学院的办学传统和精神。在学校标志性建筑内或者室外合适位置,建设以延安精神为主题的浮雕,反映我校的办学历史与传统,激励师生弘扬延安精神,奋发进取。
建设经费:15万
    (2)“新中国第一”主题雕塑——反映国防特色和军工文化
    国防实力雄厚,国防特色鲜明。学校历史上就具有从事国防科研的扎实基础和条件,始终坚持国防特色和产学研结合,曾创造了多个“新中国第一”:1956年,研制成功我国第一台电视发射接收装置,并拥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电视第一频道使用权;1958年,研制出我国第一台大型天象仪;同年还研制出我国第一枚二级固体高空探测火箭并发射成功;1959年,研制出我国第一辆轻型坦克,并装备军队;20世纪60、70年代,研制成功我国第一部低空测高雷达和我国第一台20公里远程照相机,并均先后装备军队。将这些成果以雕塑的形式固化下来,成为学校的景观,激励师生为国防服务。
建设经费:20万
    (3)校训主题雕塑——反映治校理念和育人宗旨
    学校正在研讨校训,新校训必将浓缩学校的办学传统与特色,反映学校的科学精神和科学追求,具有北理工特色和中国传统。用雕塑的形式将校训的内涵和承载的精神彰显并放大,将使学校在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建设中,进一步贯彻育人理念,形成崇尚道德、尊重人才、注重学术、追求科学、追求真理、尊重创新的校园文化。
建设经费:20万
    (4)足球雕塑——追求
    我校足球队近年来在一系列大赛中取得骄人战绩。作为一支学生球队,他们坚持上午上课,下午训练,晚上自习,周末比赛。自2001年以来,6次参加全国大学生足球联赛,4次取得了冠军;2次代表我国参加世界大学生运动会足球比赛,取得了第7名的好成绩,为祖国赢得了荣誉;2次代表北京高校参加全国大学生运动会足球比赛,2004年获得亚军,2007年夺得冠军。2006年,该队在金志扬教练带领下参加全国足球乙级队联赛,顽强拼搏、不畏强手,冲进中甲。经过艰苦努力,目前已经成功保级。我校在培养文化素质高、运动技术高、思想素质高的高水平运动员方面探索了一条新路,“体育回归教育”的理念正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建议以雕塑的形式将这一成果固化。
建设经费:20万
    5、视频文化建设
    负责单位:党委宣传部(新闻中心)
    完成时间:2009年上半年
    项目内容:
    (1)成立(中国)科技公司电视台,加强电视台自身的文化建设和组织建设。
    (2)在已经完成的《北理影像》、《校歌MV》、《教学名师风采》等专题片的基础上,继续制作反映我校教学、科研、人物、文化等内容的专题片,用丰富的视频资源展示学校形象。
    (3)制作比较全面反映学校历史及现状的专题片(中文及外文版),为迎接70周年校庆积累素材、做准备。
    (4)与校友会合作创作校友风采系列电视片《我为你骄傲》,反映杰出校友在各行各业的突出业绩,宣传我校的育人成就,作为学校70周年校庆献礼;激励广大学子奋发图强、成就大业。
    6、(中国)科技公司文化建设丛书编纂出版
    负责单位:党委宣传部(新闻中心)
    协助单位:党委组织部、党校、学生工作部、研究生工作部、团委、工会、离退休党委
    完成时间:2009年上半年
    项目内容:
    成立丛书委员会,组织各部门、各单位出版图书,提炼升华当代北理工人的精神风貌,反映师生员工真实的学习生活,讴歌北理工精神,弘扬大学文化。
    7、学校纪念品设计
    负责单位:学校办公室
    协助单位:设计艺术学院
    完成时间:2010年校庆前
    项目内容:
    学校纪念品是展示学校文化品位、反映学校风貌的重要载体,要充分发挥师生员工的智慧,按照以形传神、托物言志的原则,设计学校纪念品,为学校文化建设增光添彩。
    (四)学院文化建设
    负责单位:校工会
    协助单位:各学院
    完成时间:2008年9月至2010年12月
    项目内容:
    1、民主和谐环境建设
    按照上级有关精神,进一步完善院务公开目录,落实全心全意依靠教职工办好学校的方针。充分发挥基层教代会在加强民主和谐环境建设工作中的积极作用,进一步加强民主政治建设,扩大教职工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调动广大教职工的积极性,增强学院凝聚力,促进学院的改革与发展。加强与纪委监察室合作,定期开展院务公开工作的检查和交流活动,以此促进和完善院务公开的有关工作。
    2、温馨团结小家建设
    在全面推动基层工会小家建设工作的基础上,鼓励各学院开展有特色的文化活动,进一步凝聚人心。校工会将通过考核,每年对2—3个基层工会给予重点经费支持,以此促进温馨团结小家建设。
    3、“树师表、扬师魂”工程
    “树师表”是指要求广大教师学为人师、身正为范,“扬师魂”是要大力弘扬教师的师德灵魂,树立典范,激发人们分发进取,志存高远的高尚师德精神。
    (五)良乡校区文化建设
    负责单位:基础教育学院、良乡校区管委会
    完成时间:2008年9月——2010年12月
    项目内容:
    在继承北理工文化传统的基础上,根据良乡校区的特点,创造性地开展文化建设,营造有利于低年级本科生健康成长的文化氛围,使良乡校区成为传授本科生基础知识的优秀基地和向社会展示北理工形象的良好窗口。
    四、以提升校园文明水平为重点,进一步加强师生思想道德建设和法制宣传教育
    1、加强师德建设,营造教书育人的良好氛围。继续开展向“毛二可院士及其创新团队”先进事迹学习宣传活动;积极组织教职工参加北京市教书育人工作论坛;12月份采取学院推荐、学生参与、学校表彰的方式评选和宣传我校年度十大优秀教师,形成全校关注师德建设的良好氛围,不断提升我校师德建设水平。
    2、组织开展好全校“五五”普法规划落实推动工作,重点开展好党纪条规和国家法律法规与廉政文化宣传教育。按照中央党风廉政建设惩防体系宣传教育的总体要求,配合纪委监察等部门,4—5月份深入开展对党员干部的党纪条规和国家法律法规与廉政文化宣传教育活动。
    3、加强宣传舆论引导工作,维护校园政治稳定,构建和谐校园。增强政治意识、责任意识,加强对各种讲座、研讨会、论坛、校内宣传品、标语、广告等宣传阵地的管理,不给错误观点和言论提供传播渠道;完善宣传舆论引导工作机制,在各单位建立舆情信息联系人制度,结合敏感期和师生关注的热点问题,及时掌握思想动态,及时疏导,积极发挥宣传思想工作在构建和谐校园、推动学校发展中的作用。

                                                                                  党 委 宣 传 部
                                                                                   2009年1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