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而弗牵,开而弗达——研究型课程教学李亚教授访谈
发布日期:2014-12-02 供稿:研究生院 摄影:李亚
编辑:研究生院 康慨 阅读次数:
编者按:今年,我校实施推进行动研究生培养专项计划,重点资助了一批优秀课程以打造教学品牌。管理与经济学院公共管理系李亚教授开设的“公共政策研究专题”就是其中之一。该课程是(中国)科技公司行政管理专业研究生的专业课,共36学时,于每年秋季学期开设,主要讲授政策研究的前沿理论方法,同时注重训练研究生的相关能力。经过几年探索,李亚老师发展了“专题研讨+角色模拟”的教学模式,在国内公共管理领域的研究生课程中独树一帜。为了更好地推进研究生教学改革,研究生院组织了对李亚老师的专访,聚焦该课程,特别是其教学设计思路、教学理念,希望能促进广大师生对研究型课程的探索,不断提高培养质量。
问:首先,能否简单介绍一下“公共政策研究专题”这门课?
李亚老师:作为研究生课程,这门课聚焦于如何分析、研究和制定涉及到复杂利益冲突的政策问题。这类问题在当前的中国特别明显,比如当前北京公交、地铁价格的调整,比如一系列有争议的立法问题。对于如何分析和解决这类问题,做出能让各方都较容易接受的决策,我们以前并没有特别好的办法。所以,我希望通过研究为此提供一系列的理论、方法和技术。而这门课就是围绕相关的研究来展开的。
这个课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比较理论化,是基于利益的政策分析方法,包括协商式政策分析等内容;第二部分讨论如何解决政策制定中冲突,实现各方的共赢,即公共冲突解决;第三部分是一个综合的模拟——利用角色扮演案例材料,让大家用两天的时间进行模拟演练,作为前两部分学习的应用和检验。
问:您分别为本科生和研究生讲授公共政策方面的课程。那么,在您看来研究生和本科生层面的课程有何不同?
问:您认为“公共政策研究专题”这门课程有哪些特色和亮点?
李亚老师:首先,课程具有比较强的研究性。课程的三个部分,每部分内容都拆成一个个有逻辑关系的单元,这样每一部分都有若干次课组成。对于每一次课,都安排了大量的阅读文献,既有中文的又有英文的,既有偏理论的又有偏实践的。学生要在课前阅读这些文献。由于之前有学生反映在阅读中抓不到重点,所以我现在会在每一节课的阅读材料后面设计七八个思考问题,让他们围绕着这些问题去看文献,这样能形成一个线索。上课时,我们就针对预先提出的问题、老师提出的新问题、同学的疑问等内容展开研讨。同时,我也会安排同学就一些专题做小组汇报,教师进行点评。这就是课程的形式。
要保证课程质量,就需要设置适当的考核方式。因为学生一般都会有惰性,而课程的阅读材料又非常多,可能总的有两千来页,压力很大。所以,必须保证大家真的去看、去思考,否则课堂讨论就没有意义。我的具体做法是让平时成绩占很大的比重。我会安排一些课堂测验,这些测验用来考察学生对文献的理解程度,把握住文献的思想,而不是机械的记忆。测验题的题目设置是很活的,没有标准答案。另外,也会有一些平时作业要求学生完成。我还会把学生课堂上提问的数量与质量作为考核学生很重要的标准。通过这样的环节设置可以保证学生跟着课程走。
最后,这个课程还非常重视批判性思考。这也是和本科生课程有明显差异的地方。当然,本科生课程也需要批判性思考,只不过由于种种现实制约较难做到这一点。在研究生课程中,我让学生阅读文献、思考其中的问题,并持批判态度,进而提出自己的问题。同时,我所指的批判性思考并不只是针对阅读文献,也要针对老师。我不认为自己说的都对,非常欢迎学生和我进行讨论,期待他们提出一些质疑。
李亚老师:这是个非常好的问题。公共政策是有情景性的,如同其它社会科学一样,必然和特定的社会与政治环境相联系。“公共政策研究专题”这门课其实正是基于对中国现实问题的考察。
什么是现实的国情呢?大家可以观察到,现在的政策制定越来越注重倾听民意。例如,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规划的出台、黄金周的存废等政策制定都引入了公众参与,在行政立法中征求公众意见已经成为必不可少的环节。然而,参与就常常会出现不同的诉求,甚至冲突的诉求。比如,地铁票价调整,你有种种理由打算涨价,但很多乘客不希望涨价;还有经常报道的邻避事件,比如政府出于公共利益打算兴建垃圾焚烧厂,可是选址地周边的居民不认同。总之,在这样一个利益分化和公众参与的时代,怎么去分析、去解决政策制定中的分歧和冲突,这正是我国面临的紧迫而严峻的挑战。
我的研究直接面对此挑战,并试图提供解决方法和相关的技术。我把它纳入到课程中,作为主线。所以,学生从第一次课起,就在面对转型期的中国,就在围绕它进行阅读、思考和讨论。通过课程训练,同学们会对当前的国情有深刻而独到的认识,也会较好地掌握分析和解决我国政策问题的新思路和新方法。
李亚老师:我觉得课程是有生命的,它永远在成长中。研究型课程更是如此。而研究型课程需要与时俱进,跟着你的研究走。另外,你对课程会有不同的理解,学生也会有不同的需求,所以,一般来说我每年课程安排会有三分之一左右的变化——可能是在主题的设计上,可能在阅读材料的选取上,可能在案例的选取上,我会重新做一些取舍。几年下来课程的变化就非常大了。那么怎么做这些调整呢?我的经验是结合自己研究的推进情况,把自己觉得重要的内容补充进来,同时把一些比较陈旧的文献淘汰出去。另外,有一些主题,通过教学反馈,我感觉不是特别好或者还可以变得更好,这时候我就会修改或者更换主题。
问:您如何从学生那里获得课程反馈,进而改进教学?
李亚老师:从提升课程质量的角度来讲,反馈是非常必要的。我的课程前两年是做两次反馈:一次中期反馈,课程到一半的时候会对学生做一个匿名的问卷调查,看学生有哪些感受和问题;课终时我还会让学生做一次匿名的问卷调查。当然,现在课程相对比较成熟了,我把中间那次反馈取消了。但课终的问卷我仍然觉得非常重要。这时尽管课程已经结束了,但你明年还要上这门课程,所以需要得到一些信息。我开设的两门研究生课程,课终你们问卷分别有20和19个问题。这些反馈内容既有对课程的感受,比如“文献阅读了没有,理解了没有”,“觉得课程价值如何”,也有对不同主题的调查,比如“你觉得收获最大的是哪个部分”,“觉得收获不那么大的是哪个部分”,“对教学的某个环节如何评价”,等等。对这些反馈我会做整理,每次都能从中收获很多。我会吸收那些合理的、有价值的建议。
另外,除了匿名问卷,我还鼓励学生给我一个实名的反馈,当然这个是完全自愿的。对课程有任何建议都可以发给我。我知道,学生对老师一般都比较客气,所以我不希望这样的反馈变成学生对老师一种吹捧,说课程如何如何好之类。所以,我会要求学生实事求是地讲,建议和批评的部分至少占2/3的篇幅,你可以在前面肯定这门课程,说有什么收获,但要控制在1/3以内。收到建议后,我会给学生一个反馈,表示感谢。如果我真的觉得建议内容有很值得吸取的部分,我会马上告诉他/她。等新大纲出来以后,我就会把新大纲发给学生,告诉他/她新大纲已经变了。学生看到以后就会很高兴,觉得老师并不是做个样子。如果我觉得这个地方我有我的道理,我就会和他/她解释。我得到了来自学生的许多宝贵意见,比如他们会说,这个专题可以两次课合为一个,某专题可以扩充一下,这个文献不是特别经典、深度不够,等等。我觉得有一半以上的改进都是来自于学生反馈。
问:在课程现有基础上,下一步您还会做哪些教学方面的改进?
李亚老师:修订课程是一种自然而然的过程。如果我觉得现在有地方还需要修正,我现在就会立即去修正。明年我会有什么想法,会有什么新的研究体会,又有什么新的研究进展,这个无法预测,只能以后再说。但我预计我每年会更新三分之一的内容。这个变动基本是必然的,教师本身也需要一种新鲜感,年复一年地重复同样的课程自己也会无聊。
除此之外,我挺想对角色模拟的方式做一个改革。因为现在的模拟更集中在公共冲突解决方面,并且是基于国外的案例。我以后可能会把这个模拟变成一种“利益博弈政策实验”,这是我自己的一种原创研究。这属于伤筋动骨的一个大调整,所以我需要等准备工作很成熟以后才会实施。
李亚老师:这点我是受到了Rosemary(Rosemary O'Leary,美国著名的公共管理和冲突解决研究者——编者注)的启发。我听过她的一门课。课上她也使用了类似的教学技术,选用的案例材料也和这门课程相同。哈佛那边也在使用这个案例。当然,我们的课程非常不同,案例使用方式有较大差异。我认为这样的案例模拟可以和课程教学很好地对接到一起。那为什么选择这个案例呢?主要是因为我们每届都有十个学生,正好对应案例中的十方角色。另外,这个案例比较复杂,有一定的挑战性,经过多次使用后,我觉得效果很好。案例材料是全英文的,我觉得这对研究生学生而言也是有益而又适当的挑战。
问:那您怎样保证学生能高质量地完成角色模拟?有没有采取一些特别的手段?
李亚老师:我的确采用了一些方法。角色模拟是这门课的一个特色,而且角色模拟是课程的第三部分,可以说是前两部分的一个综合检验,也是一个课程的实践。它前后持续两天的时间,工作量也很大。对于这么一个模拟,怎么去保证它的质量,的确很重要。而且角色模拟有一个特点就是它的质量是相互依赖的,如果一个学生准备不好,没有很好的投入,整个模拟的效果都会受到影响。
我采取了几个措施来保证角色模拟的质量。首先会尽早地把材料布置下去。比如说,通用的背景材料,我会在十天或者更早的时候布置给学生,让学生去看。因为是英文材料,有数十页,让大家去阅读、去理解,本身就有一定的难度,而且不是光看懂就完,不是将来做几个选择题就可以了,而是需要特别透彻地理解,需要对每个细节都把握得很好才行。所以就要让大家提早去准备。
接着,在课上我们有一个答疑,我现在也在安排一些高年级的学生进行答疑,如果你有什么问题可以去找学长去请教。然后,等大家对角色比较了解之后,我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意愿和兴趣去选择角色,每个人报三个想扮演的角色,我会根据他们的意愿做一些调配,尽可能让大家能够选到自己感兴趣的角色,因为兴趣是根本。
除了背景材料外,学生还会有各自的角色材料。但角色材料就是各自看各自的了,学生之间不能相互交流。这个时候我通过两个办法来保证“看”的质量:首先,是继续有高年级的同学来答疑。另外,我也会安排一个模拟前的作业。这个作业大概有17道题要学生回答,全部答完需要写四到五页纸的答案。这能让学生对所有的细节问题都有思考。回答这些问题的过程其实就是重新去梳理、把握角色模拟材料的过程。这个作业既是对他们的一种督促,也是一个检验,我会让大家在模拟之前把作业交上来。如果对材料的理解有明显的问题,我会单独地和他/她去沟通,保证学生有一个正确的理解。
问:那么在模拟之后呢?学生会对模拟过程进行反思吗?
李亚老师:我要求学生在模拟以后再完成一个作业。模拟前后的作业问题不同,但工作量差不多,也是十来个问题,四到五页纸的答案。问题换成了对模拟过程的一些体会和再思考,还包括一些对模拟过程的建议。如果不是全心地投入,没有真正地去融入这个过程,这些问题也很难回答得很好。而且这些模拟前后的作业,还有模拟中的表现,全部计入课程的成绩,大概占40%。所有这些作业、答疑的布置能最大限度地督促学生去准备和投入到模拟当中。从这几年的经验来看,学生的投入情况相当好。学生本身也希望有挑战,这个案例本身也很有意思。
问:既然这个角色模拟是在互动的状态下进行的,会相互影响,这个过程里还会有一些不确定性存在。那么,您会在模拟现场给学生一些指导或者干预吗?您如何把握其中的分寸?
李亚老师:这点问得非常好,老师对这个“度”的把握还是挺需要火候的。这个模拟是一个半结构化的谈判过程,我把它分成了八个环节,每个环节我会给一个大概的参考时间,参考时间和该阶段的工作量是相匹配的。这样学生对谈判就能有一个大致的控制。
另外,在具体的模拟中,我们设有主持人,主持人由学生轮流担任。主持人怎么去主持、怎么去控制进度,我们预先也有技巧的培训,而且实践证明学生做的也不错。当然,有时主持人在有些地方的把握也会不够好,或者谈判进度和预期偏离了很多。这个时候,我就会作为一个局外的专家去点评。这个干预原则上是最低限度的,也许我就是说几句话,说这个地方需要注意。有时,我也会在现场悄悄提示某个学生,比如告诉他:“你们这地方可能跑题了,需要往回收一收。”这样的干预,两天里也就两三次吧,而且你一点,学生也就明白了。
李亚老师:通过课后的反馈、模拟后的作业以及学生的匿名问卷,我觉得大家的收获都挺大。从匿名问卷上看,有的是“极其满意”,有的是“比较满意”,基本上是这两个档次,感觉“一般”的几乎没有发生过。而且从学生模拟的状态中,也能看到这一点。大家能够废寝忘食地去谈,真正进入了各自的角色,模拟结束以后还在品味它。在最后的总结和讨论中,大家的发言非常踊跃。从这个方面,你能清晰地感觉到,学生们是真正投入进去了,他们的收获是实实在在的。你问模拟中有没有什么问题?确实会有。但我觉得大部分问题学生自己都能发现。我们的最后环节是一个自由讨论。我会问“你们什么地方做得好?什么地方做得不好?如果下次再做你们会有怎样的改变?你觉得成功的关键是什么?你觉得自己有什么不足?” 90%的问题学生自己就能说到,剩下的老师再点一下即可。当然,唯一的遗憾是在收获最大的时候课程结束了,但课程总要有结束的时候。
李亚老师:从我个人来讲,之所以给学生这么大的压力,是因为感觉到学生真的需要在研究生阶段进行一定的训练。到了研究生阶段刚入学的时候,特别是研究生一年级,考虑到我们学校是两年半学制,这相对是一个平静期。所以我觉得这是一个进行训练的有利条件,这时的学生应该承受适度的压力。
问:那对于学生而言,他们会认同这种高强度的训练吗?
李亚老师:他们是认同的。作为学生,他们的需求是什么?你直接去问学生,他们可能说想要轻松一点儿的课程。但是如果真正地去了解他们,就会发现学生自己其实不想再过一个“大五、大六”式的生活。课虽然很轻松,当时觉得很好,但同时也挺“水”。这些学生需要“当头棒喝”来提升他们。所以,当你在给学生加大压力的时候,他们一开始会觉得很不适应,但往往只需要一周时间,学生马上就进入这个状态了,他们会很快地适应这个节奏,他们自己也会觉得很欣喜。这才是在把握学生的真正需求,我也觉得这种学习的压力才是符合学生真正的内心期待的。课终时的反馈证实了这一点。和毕业的学生沟通,他们对这两门课的记忆也是极为深刻的。
问:您的课程目标之一是“训练研究生的相关能力”,您认为课程究竟能给学生带来哪些帮助?
李亚老师:就课程本身,学生当然需要去学习这些专题,了解一些理论、方法,并最终有一个综合的运用,这是课程最基础的东西。除此之外,我希望这个课程能把学生在今后发展中急需的一些能力给补上。有哪些呢?比如,批判性思考,这个我特别强调。因为学生可能以前已经被灌输了二十年、十几年,很多时候他们把书本里内容当作不容置疑的,有意无意地去记。这样的思维模式你要去打破它。通过批判性思考,引导大家去看文献、质疑文献,一些问题去讨论,能够让学生重新去判断它。当然,这不是一门课就能做到的,但我感觉通过一门课的学习学生能有一个新的面貌。
另外,这门课程对学生来说也是个应对高强度工作的机会。我们安排了这么多的文献,学生压力很大,特别是开始大家都会觉得有点不太适应,因为这跟以前的课程的确不一样。那么,任务重,时间少,你就必然考虑怎么去优化,怎么去改进你的工作。阅读文献,你要快速地阅读,并且你要掌握要点。过去大家可能没阅读过这么多文献,以前一本书可能也要看一个月,现在一本书要求几天内看完,而且文献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还要做相应的作业。另外,很多文献都是英文的。不少学生过去可能不是很习惯阅读英文文献,这对他们而言也是一个锻炼。
另外还包括表达沟通的能力。这一点在角色模拟中体现得很明显了。在模拟之前我会专门安排相关的训练;平时在课堂上、小组报告上我也会做一些有关的点评,让学生更加大方、准确、清晰地表达。通过这方面的训练你也的确能看到有一些变化:有些学生平时不太说话,但是通过课程的一些点拨、鼓励和建议,你能看到他们有很明显的提升。
除此之外,还有像冲突解决、主持讨论等方面的能力训练。这个不光在政策制定中需要,在日常生活中也需要,很多学生在最后的总结中都说到这一点,这是终生能受益的。我也希望大家在课堂中表现出职业的标准来,不要总觉得自己是个学生,能对付过去就过去了。干什么都要做得有模有样。你做模拟就要真正进入这个角色,表现得像一个真正的谈判者;你做作业也应该做得非常规整,引用文献要按学术规范来做,等等。我希望在这门课程中对学生的能力做一个全面培养。
当然,就像我之前说的很难光靠一门课程培养学生,但我觉得至少要让学生意识到这一点,然后给学生一些关键的点评和提示,这对他们的发展是很有好处的。
李亚老师:我们课程中有小组报告环节。小组工作的能力也特别的关键,这点我特别强调。许多文科学生一听到小组报告都认为自己很有经验了,但我觉得很多时候这些经验都只是一种表象,因为他们没有真正在一个小组里工作,没有用心体会如何通过集体努力来解决小组中的分歧,也很少考虑你的听众希望听到什么,怎么给他们以启迪,怎么把报告做得有深度,如何才能表现得更专业,PPT要怎样才能做得很漂亮,等等。这些其实都是需要训练的。所以在一开始我就会告诉大家你们要训练这个能力,而且每一组做完之后我会点评他们的表现。这样后面的会有明显改进,你会发现前面出现的问题后面的小组就会注意了,这就是一种提升。
过去,小组工作时大家很习惯于把任务一分,你分一块,我分一块;你看前几篇文献,他看中间的文献,她看后面的文献。这就是大家所习惯的工作方式。而我的方式是随机指定汇报顺序,这样就使学生必须一起来设计整个报告,然后再分工,而且做好报告所有部分的准备。这样,就能明显看到他们成为了一个团队。关于团队的成员,我不让学生自己去选,而是随机确定,这样话就要和不同的人合作,也许这个同学你平时很少打交道,但你们仍然要一起工作,这才是真正的小组工作能力。
问:站在老师的角度,您觉得学生有什么地方是需要再加强的?
李亚老师:我们学校的学生,素质总的不错,课程表现我也很满意。但如果以更高的标准要求,可以看到两点不足。一个是视野不足。视野首先体现在学科的视野不够,看得书少。还有就是国际视野明显不足。虽然我们处于大都市,所谓的国际大都市,但其实都只关注自己眼前的事。我们经常有国际学生,我们课堂上也有,虽然不多,但感觉学生很少有意识去和他们多交流。而且在讨论公共政策问题时候,有时涉及国际层面,学生的理解也是很有局限性的。
另一个不足是学生太习惯于低标准要求自己。就我的课程而言,我注意把学生各方面的标准都提升起来。但很多学生总有惰性,有时你发现他/她这门课程真的表现很好,有很大进步,但等过了一年,上完课后你又会发现他/她又是松松垮垮的,做事情拖拖拉拉,写东西很不职业、很不规范,表达能力又似乎回到原来的起点。这说明培养是需要很多课程同时来训练的。学生自己也要始终保持一个高的标准,否则没人能整天去督促他们。
问:研究型教学适合哪些课程?
李亚老师:每个老师有自己的教学方式,这点很重要。我需要强调:我所说的这些是基于我个人经验的。我自己也并不是一个很资深的老师,上的课也很有限。研究生课程我上过三门。原来有一门“定量分析方法”课,学生人数多一点,大概四五十人。现在这两门课(“公共政策研究专题”、“电子政务和现代政府管理”)都是十人左右,很小的课堂,很专业的内容。这种研究型课程,未必能适合所有场合、所有课程。所以我的经验是基于文科类、专业性的课程,并不是那种大型的专业基础课。我的这种教学方法有它的适用性,未必能将它作为一种普遍的模式。所以老师有不同的教学方法,这也可以理解。
问:您认为,要讲授好一门研究型课程,老师需要具备什么样的能力?
李亚老师:前面讲过研究型课程既有前沿性又有个性,所以要开设研究型课程,首先教师要很自信,你只有对自己的研究有自信才能放到课程中来,如果总跟随别人就很难做到这一点,所以这是前提。老师要做比较前沿的研究,当然前沿不前沿也是相对的,但至少你要有一个持续关注的主题。比如由于精力有限,我对电子政务并没有展开做太多的研究,但是我对这个领域一直很关注。因为一直很关注,一直很有兴趣,就能形成相关的主题。另外你的关注和兴趣要有一定的宽度。如果只做很小的一个点,就可能很难形成一门课。所以研究既要有一定的前沿性,也要有一定的宽度。
另外课上老师的驾驭能力是很关键的。我们在讨论问题的时候,虽然有既定的主题,但实际的讨论很难按既定的剧本来开展,而且形式千变万化,学生也会提出各种各样刁钻的问题,甚至有些问题你一下子回答不出来,有时候还会出现大家讨论得很热烈但是走偏了的情况,这都有可能,所以这个时候,老师还需要很好的驾驭能力。
最后一点,我觉得老师需要有开放包容的心态。我刚刚讲学生要批判性思考,这个批判,不但会落到书本上,落到文献上,也会落到你身上。我希望学生能够去挑战,去质疑,去批判,哪怕学生说的不对的,我也会去包容,所以老师也要适应,能够接受挑战,我觉得这可能是老师需要做好的准备。
问:您平时会花多少时间来备课?又如何做好时间上的规划?
李亚老师:这次课程刚结束时,我就已经开始为明年的下一次课做准备了。比如说今年是2014年秋天的课,我什么时候开始准备呢?我其实在去年课结束的时候就开始了。那个时候,我会根据学生的反馈趁热打铁修订课程大纲。因为那个时候刚刚上完课,我会有一个清晰的感受,拿到学生的匿名问卷和建议,我就想哪些有道理,哪些没有。另外我还有一些自己的感受,会觉得这个地方需要改一改,那个地方还要再加一加。一般我会用一天的时间,好好研究一下,趁热打铁把大纲更新好,等第二年的开学之初就已经有很好的基础了。当然,新学期我也会再花时间做些调整。所以其实我的时间主要花在大纲的重新修订上,真正等到每次的课前准备,花的时间并不太多,我只要看看那些思考问题就好了。所有这些都在脑子里,因为一直在做相关研究,所以并不需要再准备更多。
问:您如何看待教学和科研之间的关系?
李亚老师:研究型课程对老师本身是很有益的,因为它和研究可以结合在一起,教研相长。我比较幸运,上的两门研究生课程都和我的研究、兴趣比较接近。特别是“公共政策研究专题”,里面所有的主题都和我的研究密切相关。我最近的研究就集中于这两块——协商式政策分析和公共冲突解决。所以这个时候科研和教学本身就是一体的,并没有把课程当作一种负担。
问:您在时间分配上是如何平衡教学和科研的?
李亚老师:时间是有限的,教学和科研确实存在时间分配上的冲突。比如这段时间,课程教学就会把时间打得很碎,很难做整块的研究。那么在这段时间里我就会做些琐碎的事情,比如说看书什么的。等课程结束后,我再做真正的研究。我相信所有的老师都有一个每年的时间周期,如答辩期、上课期等,然后根据自己的时间周期来合理地安排工作。
问:那您在课程教学方面投入的动力是什么?
李亚老师:原因其实很简单,我觉得我们专业在学校乃至在全国都不是一个非常有优势的专业,虽然比下有余但比上远远不足。我们的研究生不多,每届十人,最开始我对学生也是“顺势而为”,后来觉得这样太对不起学生。学生来到学校,来到不是特别有优势的专业,上两年也没啥收获,这对学生来讲不公平。那我们能做什么呢?我们可以带好自己的学生,力争自己的两门课能让学生觉得有所值、有收获,将来有所回忆。
问:按照您的理解,对学校而言,抓好课程教学的意义在哪?
李亚老师:从学校角度来讲,现在研究生教育的竞争挑战是极其严峻的。
第一,新一代学生的教育机会越来越多。你可以问问周边老师、亲朋好友对孩子将来教育的打算,好多都说要出国读书,这是非常普遍的。所以,国内的学校,不要说一般的学校,就是很好的学校将来都可能被排在次要的位置。
第二,最近国内的好学校都在推出本科生、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包括北大、清华、交大、复旦、人大都在做,比我们学校好的都在改革,而且改革力度非常大,我们的压力越来越大。
还有,现在研究生的招生录取制度有变化。比如保研,以前学生只能保内或者保外,选择的面小,现在则有三个选择权,以后会更多。很明显,将来会逐渐形成学生挑选学校的格局。我非常乐意看到这样的改变,同时这也带来了挑战。
说得更大一点,现在人口结构的变化,九五、九六年出生的孩子比十年前少几乎一半,少一千万。这几年大学招生就变得困难,研究生生源面临缩减。这是结构性的趋势。对于某些学校来讲,将面临生死存亡的问题。对于某些专业来讲,也将面临非常严峻的局面。也许这在两三年后就会显现出来,现在台湾发生的问题,过两年可能就会在大陆、在我们学校、我们专业发生。
再加上慕课的挑战以及学科评估方式的改变。按新的评估方式,每六年一个周期,前五年是学校自评,自评报告要上网公开,第六年教育部抽查评估。所以你的底细将来全部在网上,集中一个学院的师资去参加一个学科的评估,以后不可能再出现。海潮退却,就会发现不少学科是“裸泳”了。
将来学生的选择,可能更多地会看你的口碑。就像今天你出去吃饭一样,很多人先去大众点评网看看餐馆的评价;去旅游,我们会去看目的地的攻略或旅友的记录;去网上购物,至少我的习惯是先浏览商品的评价,很多人也一样。课程体系的质量未来必然是口碑的核心内容。所以,作为学校、院系、专业来讲,研究生教育应全面提升教学水平,让学生真正的读有所值、有收获,这是必然的。现在不主动做,将来就要被动做。我很高兴看到学校已经在这方面的做出努力。
备注:何鉴孜、尹旭、苏学颖、宋宇协助整理了录音材料,课堂照片摄影:李亚,编审:陈旵明,指导:韩伯棠,罗爱芹,刘明奇,王兆华
一门聚焦政策制定与冲突解决的前沿课程
问:首先,能否简单介绍一下“公共政策研究专题”这门课?
李亚老师:作为研究生课程,这门课聚焦于如何分析、研究和制定涉及到复杂利益冲突的政策问题。这类问题在当前的中国特别明显,比如当前北京公交、地铁价格的调整,比如一系列有争议的立法问题。对于如何分析和解决这类问题,做出能让各方都较容易接受的决策,我们以前并没有特别好的办法。所以,我希望通过研究为此提供一系列的理论、方法和技术。而这门课就是围绕相关的研究来展开的。
这个课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比较理论化,是基于利益的政策分析方法,包括协商式政策分析等内容;第二部分讨论如何解决政策制定中冲突,实现各方的共赢,即公共冲突解决;第三部分是一个综合的模拟——利用角色扮演案例材料,让大家用两天的时间进行模拟演练,作为前两部分学习的应用和检验。
问:您分别为本科生和研究生讲授公共政策方面的课程。那么,在您看来研究生和本科生层面的课程有何不同?
李亚老师:本科生课程相对更强调基础性,课程的知识体系是既定的,一般会有一本教材,教学也以教材为主,其他参考资料为辅。所以,同样一门课,不同学校之间的差异并不会太大。而研究生课程则更具有前沿性。所谓“前沿性”是指课程由一系列前沿的主题构成。这些前沿主题的设置往往和任课老师的研究是相关的,所以个性化的因素会多一些,不同学校的研究生课程也会很不一样。
问:您认为“公共政策研究专题”这门课程有哪些特色和亮点?
李亚老师:首先,课程具有比较强的研究性。课程的三个部分,每部分内容都拆成一个个有逻辑关系的单元,这样每一部分都有若干次课组成。对于每一次课,都安排了大量的阅读文献,既有中文的又有英文的,既有偏理论的又有偏实践的。学生要在课前阅读这些文献。由于之前有学生反映在阅读中抓不到重点,所以我现在会在每一节课的阅读材料后面设计七八个思考问题,让他们围绕着这些问题去看文献,这样能形成一个线索。上课时,我们就针对预先提出的问题、老师提出的新问题、同学的疑问等内容展开研讨。同时,我也会安排同学就一些专题做小组汇报,教师进行点评。这就是课程的形式。
要保证课程质量,就需要设置适当的考核方式。因为学生一般都会有惰性,而课程的阅读材料又非常多,可能总的有两千来页,压力很大。所以,必须保证大家真的去看、去思考,否则课堂讨论就没有意义。我的具体做法是让平时成绩占很大的比重。我会安排一些课堂测验,这些测验用来考察学生对文献的理解程度,把握住文献的思想,而不是机械的记忆。测验题的题目设置是很活的,没有标准答案。另外,也会有一些平时作业要求学生完成。我还会把学生课堂上提问的数量与质量作为考核学生很重要的标准。通过这样的环节设置可以保证学生跟着课程走。
最后,这个课程还非常重视批判性思考。这也是和本科生课程有明显差异的地方。当然,本科生课程也需要批判性思考,只不过由于种种现实制约较难做到这一点。在研究生课程中,我让学生阅读文献、思考其中的问题,并持批判态度,进而提出自己的问题。同时,我所指的批判性思考并不只是针对阅读文献,也要针对老师。我不认为自己说的都对,非常欢迎学生和我进行讨论,期待他们提出一些质疑。
问:在课程教学中,您是如何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当前的国情?
李亚老师:这是个非常好的问题。公共政策是有情景性的,如同其它社会科学一样,必然和特定的社会与政治环境相联系。“公共政策研究专题”这门课其实正是基于对中国现实问题的考察。
什么是现实的国情呢?大家可以观察到,现在的政策制定越来越注重倾听民意。例如,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规划的出台、黄金周的存废等政策制定都引入了公众参与,在行政立法中征求公众意见已经成为必不可少的环节。然而,参与就常常会出现不同的诉求,甚至冲突的诉求。比如,地铁票价调整,你有种种理由打算涨价,但很多乘客不希望涨价;还有经常报道的邻避事件,比如政府出于公共利益打算兴建垃圾焚烧厂,可是选址地周边的居民不认同。总之,在这样一个利益分化和公众参与的时代,怎么去分析、去解决政策制定中的分歧和冲突,这正是我国面临的紧迫而严峻的挑战。
我的研究直接面对此挑战,并试图提供解决方法和相关的技术。我把它纳入到课程中,作为主线。所以,学生从第一次课起,就在面对转型期的中国,就在围绕它进行阅读、思考和讨论。通过课程训练,同学们会对当前的国情有深刻而独到的认识,也会较好地掌握分析和解决我国政策问题的新思路和新方法。
“课程是有生命的,它永远在成长中”
问:您是如何完善和改进课程教学的?
李亚老师:我觉得课程是有生命的,它永远在成长中。研究型课程更是如此。而研究型课程需要与时俱进,跟着你的研究走。另外,你对课程会有不同的理解,学生也会有不同的需求,所以,一般来说我每年课程安排会有三分之一左右的变化——可能是在主题的设计上,可能在阅读材料的选取上,可能在案例的选取上,我会重新做一些取舍。几年下来课程的变化就非常大了。那么怎么做这些调整呢?我的经验是结合自己研究的推进情况,把自己觉得重要的内容补充进来,同时把一些比较陈旧的文献淘汰出去。另外,有一些主题,通过教学反馈,我感觉不是特别好或者还可以变得更好,这时候我就会修改或者更换主题。
问:您如何从学生那里获得课程反馈,进而改进教学?
李亚老师:从提升课程质量的角度来讲,反馈是非常必要的。我的课程前两年是做两次反馈:一次中期反馈,课程到一半的时候会对学生做一个匿名的问卷调查,看学生有哪些感受和问题;课终时我还会让学生做一次匿名的问卷调查。当然,现在课程相对比较成熟了,我把中间那次反馈取消了。但课终的问卷我仍然觉得非常重要。这时尽管课程已经结束了,但你明年还要上这门课程,所以需要得到一些信息。我开设的两门研究生课程,课终你们问卷分别有20和19个问题。这些反馈内容既有对课程的感受,比如“文献阅读了没有,理解了没有”,“觉得课程价值如何”,也有对不同主题的调查,比如“你觉得收获最大的是哪个部分”,“觉得收获不那么大的是哪个部分”,“对教学的某个环节如何评价”,等等。对这些反馈我会做整理,每次都能从中收获很多。我会吸收那些合理的、有价值的建议。
另外,除了匿名问卷,我还鼓励学生给我一个实名的反馈,当然这个是完全自愿的。对课程有任何建议都可以发给我。我知道,学生对老师一般都比较客气,所以我不希望这样的反馈变成学生对老师一种吹捧,说课程如何如何好之类。所以,我会要求学生实事求是地讲,建议和批评的部分至少占2/3的篇幅,你可以在前面肯定这门课程,说有什么收获,但要控制在1/3以内。收到建议后,我会给学生一个反馈,表示感谢。如果我真的觉得建议内容有很值得吸取的部分,我会马上告诉他/她。等新大纲出来以后,我就会把新大纲发给学生,告诉他/她新大纲已经变了。学生看到以后就会很高兴,觉得老师并不是做个样子。如果我觉得这个地方我有我的道理,我就会和他/她解释。我得到了来自学生的许多宝贵意见,比如他们会说,这个专题可以两次课合为一个,某专题可以扩充一下,这个文献不是特别经典、深度不够,等等。我觉得有一半以上的改进都是来自于学生反馈。
问:在课程现有基础上,下一步您还会做哪些教学方面的改进?
李亚老师:修订课程是一种自然而然的过程。如果我觉得现在有地方还需要修正,我现在就会立即去修正。明年我会有什么想法,会有什么新的研究体会,又有什么新的研究进展,这个无法预测,只能以后再说。但我预计我每年会更新三分之一的内容。这个变动基本是必然的,教师本身也需要一种新鲜感,年复一年地重复同样的课程自己也会无聊。
除此之外,我挺想对角色模拟的方式做一个改革。因为现在的模拟更集中在公共冲突解决方面,并且是基于国外的案例。我以后可能会把这个模拟变成一种“利益博弈政策实验”,这是我自己的一种原创研究。这属于伤筋动骨的一个大调整,所以我需要等准备工作很成熟以后才会实施。
沉浸式的角色模拟式教学
问:我们注意到,您在课程的角色模拟中使用了一个全英文的案例。这是一个涉及两国之间水资源冲突的谈判,有十个不同的谈判方参与,包括了州长、农业部门、环保机构、化工企业等角色。他们需要通过一次峰会来解决两国之间关于环境污染、经济发展、贫富差距等一系列的相关问题。案例材料既有背景材料,又有各个角色的材料。而模拟者需要扮演好相应的角色,并最终在谈判中实现各自的目标,可以说难度很大。您为什么会选择这样一个案例?
李亚老师:这点我是受到了Rosemary(Rosemary O'Leary,美国著名的公共管理和冲突解决研究者——编者注)的启发。我听过她的一门课。课上她也使用了类似的教学技术,选用的案例材料也和这门课程相同。哈佛那边也在使用这个案例。当然,我们的课程非常不同,案例使用方式有较大差异。我认为这样的案例模拟可以和课程教学很好地对接到一起。那为什么选择这个案例呢?主要是因为我们每届都有十个学生,正好对应案例中的十方角色。另外,这个案例比较复杂,有一定的挑战性,经过多次使用后,我觉得效果很好。案例材料是全英文的,我觉得这对研究生学生而言也是有益而又适当的挑战。
问:那您怎样保证学生能高质量地完成角色模拟?有没有采取一些特别的手段?
李亚老师:我的确采用了一些方法。角色模拟是这门课的一个特色,而且角色模拟是课程的第三部分,可以说是前两部分的一个综合检验,也是一个课程的实践。它前后持续两天的时间,工作量也很大。对于这么一个模拟,怎么去保证它的质量,的确很重要。而且角色模拟有一个特点就是它的质量是相互依赖的,如果一个学生准备不好,没有很好的投入,整个模拟的效果都会受到影响。
我采取了几个措施来保证角色模拟的质量。首先会尽早地把材料布置下去。比如说,通用的背景材料,我会在十天或者更早的时候布置给学生,让学生去看。因为是英文材料,有数十页,让大家去阅读、去理解,本身就有一定的难度,而且不是光看懂就完,不是将来做几个选择题就可以了,而是需要特别透彻地理解,需要对每个细节都把握得很好才行。所以就要让大家提早去准备。
接着,在课上我们有一个答疑,我现在也在安排一些高年级的学生进行答疑,如果你有什么问题可以去找学长去请教。然后,等大家对角色比较了解之后,我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意愿和兴趣去选择角色,每个人报三个想扮演的角色,我会根据他们的意愿做一些调配,尽可能让大家能够选到自己感兴趣的角色,因为兴趣是根本。
除了背景材料外,学生还会有各自的角色材料。但角色材料就是各自看各自的了,学生之间不能相互交流。这个时候我通过两个办法来保证“看”的质量:首先,是继续有高年级的同学来答疑。另外,我也会安排一个模拟前的作业。这个作业大概有17道题要学生回答,全部答完需要写四到五页纸的答案。这能让学生对所有的细节问题都有思考。回答这些问题的过程其实就是重新去梳理、把握角色模拟材料的过程。这个作业既是对他们的一种督促,也是一个检验,我会让大家在模拟之前把作业交上来。如果对材料的理解有明显的问题,我会单独地和他/她去沟通,保证学生有一个正确的理解。
问:那么在模拟之后呢?学生会对模拟过程进行反思吗?
李亚老师:我要求学生在模拟以后再完成一个作业。模拟前后的作业问题不同,但工作量差不多,也是十来个问题,四到五页纸的答案。问题换成了对模拟过程的一些体会和再思考,还包括一些对模拟过程的建议。如果不是全心地投入,没有真正地去融入这个过程,这些问题也很难回答得很好。而且这些模拟前后的作业,还有模拟中的表现,全部计入课程的成绩,大概占40%。所有这些作业、答疑的布置能最大限度地督促学生去准备和投入到模拟当中。从这几年的经验来看,学生的投入情况相当好。学生本身也希望有挑战,这个案例本身也很有意思。
问:既然这个角色模拟是在互动的状态下进行的,会相互影响,这个过程里还会有一些不确定性存在。那么,您会在模拟现场给学生一些指导或者干预吗?您如何把握其中的分寸?
李亚老师:这点问得非常好,老师对这个“度”的把握还是挺需要火候的。这个模拟是一个半结构化的谈判过程,我把它分成了八个环节,每个环节我会给一个大概的参考时间,参考时间和该阶段的工作量是相匹配的。这样学生对谈判就能有一个大致的控制。
另外,在具体的模拟中,我们设有主持人,主持人由学生轮流担任。主持人怎么去主持、怎么去控制进度,我们预先也有技巧的培训,而且实践证明学生做的也不错。当然,有时主持人在有些地方的把握也会不够好,或者谈判进度和预期偏离了很多。这个时候,我就会作为一个局外的专家去点评。这个干预原则上是最低限度的,也许我就是说几句话,说这个地方需要注意。有时,我也会在现场悄悄提示某个学生,比如告诉他:“你们这地方可能跑题了,需要往回收一收。”这样的干预,两天里也就两三次吧,而且你一点,学生也就明白了。
问:学生对于这样的角色模拟评价如何?
李亚老师:通过课后的反馈、模拟后的作业以及学生的匿名问卷,我觉得大家的收获都挺大。从匿名问卷上看,有的是“极其满意”,有的是“比较满意”,基本上是这两个档次,感觉“一般”的几乎没有发生过。而且从学生模拟的状态中,也能看到这一点。大家能够废寝忘食地去谈,真正进入了各自的角色,模拟结束以后还在品味它。在最后的总结和讨论中,大家的发言非常踊跃。从这个方面,你能清晰地感觉到,学生们是真正投入进去了,他们的收获是实实在在的。你问模拟中有没有什么问题?确实会有。但我觉得大部分问题学生自己都能发现。我们的最后环节是一个自由讨论。我会问“你们什么地方做得好?什么地方做得不好?如果下次再做你们会有怎样的改变?你觉得成功的关键是什么?你觉得自己有什么不足?” 90%的问题学生自己就能说到,剩下的老师再点一下即可。当然,唯一的遗憾是在收获最大的时候课程结束了,但课程总要有结束的时候。
“学生不想再过‘大五、大六’式的生活”
问:相对许多文科课程而言,您这门课的学习压力是非常大的。对这一点您怎么看?
李亚老师:从我个人来讲,之所以给学生这么大的压力,是因为感觉到学生真的需要在研究生阶段进行一定的训练。到了研究生阶段刚入学的时候,特别是研究生一年级,考虑到我们学校是两年半学制,这相对是一个平静期。所以我觉得这是一个进行训练的有利条件,这时的学生应该承受适度的压力。
问:那对于学生而言,他们会认同这种高强度的训练吗?
李亚老师:他们是认同的。作为学生,他们的需求是什么?你直接去问学生,他们可能说想要轻松一点儿的课程。但是如果真正地去了解他们,就会发现学生自己其实不想再过一个“大五、大六”式的生活。课虽然很轻松,当时觉得很好,但同时也挺“水”。这些学生需要“当头棒喝”来提升他们。所以,当你在给学生加大压力的时候,他们一开始会觉得很不适应,但往往只需要一周时间,学生马上就进入这个状态了,他们会很快地适应这个节奏,他们自己也会觉得很欣喜。这才是在把握学生的真正需求,我也觉得这种学习的压力才是符合学生真正的内心期待的。课终时的反馈证实了这一点。和毕业的学生沟通,他们对这两门课的记忆也是极为深刻的。
问:您的课程目标之一是“训练研究生的相关能力”,您认为课程究竟能给学生带来哪些帮助?
李亚老师:就课程本身,学生当然需要去学习这些专题,了解一些理论、方法,并最终有一个综合的运用,这是课程最基础的东西。除此之外,我希望这个课程能把学生在今后发展中急需的一些能力给补上。有哪些呢?比如,批判性思考,这个我特别强调。因为学生可能以前已经被灌输了二十年、十几年,很多时候他们把书本里内容当作不容置疑的,有意无意地去记。这样的思维模式你要去打破它。通过批判性思考,引导大家去看文献、质疑文献,一些问题去讨论,能够让学生重新去判断它。当然,这不是一门课就能做到的,但我感觉通过一门课的学习学生能有一个新的面貌。
另外,这门课程对学生来说也是个应对高强度工作的机会。我们安排了这么多的文献,学生压力很大,特别是开始大家都会觉得有点不太适应,因为这跟以前的课程的确不一样。那么,任务重,时间少,你就必然考虑怎么去优化,怎么去改进你的工作。阅读文献,你要快速地阅读,并且你要掌握要点。过去大家可能没阅读过这么多文献,以前一本书可能也要看一个月,现在一本书要求几天内看完,而且文献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还要做相应的作业。另外,很多文献都是英文的。不少学生过去可能不是很习惯阅读英文文献,这对他们而言也是一个锻炼。
另外还包括表达沟通的能力。这一点在角色模拟中体现得很明显了。在模拟之前我会专门安排相关的训练;平时在课堂上、小组报告上我也会做一些有关的点评,让学生更加大方、准确、清晰地表达。通过这方面的训练你也的确能看到有一些变化:有些学生平时不太说话,但是通过课程的一些点拨、鼓励和建议,你能看到他们有很明显的提升。
除此之外,还有像冲突解决、主持讨论等方面的能力训练。这个不光在政策制定中需要,在日常生活中也需要,很多学生在最后的总结中都说到这一点,这是终生能受益的。我也希望大家在课堂中表现出职业的标准来,不要总觉得自己是个学生,能对付过去就过去了。干什么都要做得有模有样。你做模拟就要真正进入这个角色,表现得像一个真正的谈判者;你做作业也应该做得非常规整,引用文献要按学术规范来做,等等。我希望在这门课程中对学生的能力做一个全面培养。
当然,就像我之前说的很难光靠一门课程培养学生,但我觉得至少要让学生意识到这一点,然后给学生一些关键的点评和提示,这对他们的发展是很有好处的。
问:您似乎对团队工作很重视,怎么通过小组报告提升学生的能力?
李亚老师:我们课程中有小组报告环节。小组工作的能力也特别的关键,这点我特别强调。许多文科学生一听到小组报告都认为自己很有经验了,但我觉得很多时候这些经验都只是一种表象,因为他们没有真正在一个小组里工作,没有用心体会如何通过集体努力来解决小组中的分歧,也很少考虑你的听众希望听到什么,怎么给他们以启迪,怎么把报告做得有深度,如何才能表现得更专业,PPT要怎样才能做得很漂亮,等等。这些其实都是需要训练的。所以在一开始我就会告诉大家你们要训练这个能力,而且每一组做完之后我会点评他们的表现。这样后面的会有明显改进,你会发现前面出现的问题后面的小组就会注意了,这就是一种提升。
过去,小组工作时大家很习惯于把任务一分,你分一块,我分一块;你看前几篇文献,他看中间的文献,她看后面的文献。这就是大家所习惯的工作方式。而我的方式是随机指定汇报顺序,这样就使学生必须一起来设计整个报告,然后再分工,而且做好报告所有部分的准备。这样,就能明显看到他们成为了一个团队。关于团队的成员,我不让学生自己去选,而是随机确定,这样话就要和不同的人合作,也许这个同学你平时很少打交道,但你们仍然要一起工作,这才是真正的小组工作能力。
问:站在老师的角度,您觉得学生有什么地方是需要再加强的?
李亚老师:我们学校的学生,素质总的不错,课程表现我也很满意。但如果以更高的标准要求,可以看到两点不足。一个是视野不足。视野首先体现在学科的视野不够,看得书少。还有就是国际视野明显不足。虽然我们处于大都市,所谓的国际大都市,但其实都只关注自己眼前的事。我们经常有国际学生,我们课堂上也有,虽然不多,但感觉学生很少有意识去和他们多交流。而且在讨论公共政策问题时候,有时涉及国际层面,学生的理解也是很有局限性的。
另一个不足是学生太习惯于低标准要求自己。就我的课程而言,我注意把学生各方面的标准都提升起来。但很多学生总有惰性,有时你发现他/她这门课程真的表现很好,有很大进步,但等过了一年,上完课后你又会发现他/她又是松松垮垮的,做事情拖拖拉拉,写东西很不职业、很不规范,表达能力又似乎回到原来的起点。这说明培养是需要很多课程同时来训练的。学生自己也要始终保持一个高的标准,否则没人能整天去督促他们。
如何驾驭研究型课程
问:研究型教学适合哪些课程?
李亚老师:每个老师有自己的教学方式,这点很重要。我需要强调:我所说的这些是基于我个人经验的。我自己也并不是一个很资深的老师,上的课也很有限。研究生课程我上过三门。原来有一门“定量分析方法”课,学生人数多一点,大概四五十人。现在这两门课(“公共政策研究专题”、“电子政务和现代政府管理”)都是十人左右,很小的课堂,很专业的内容。这种研究型课程,未必能适合所有场合、所有课程。所以我的经验是基于文科类、专业性的课程,并不是那种大型的专业基础课。我的这种教学方法有它的适用性,未必能将它作为一种普遍的模式。所以老师有不同的教学方法,这也可以理解。
问:您认为,要讲授好一门研究型课程,老师需要具备什么样的能力?
李亚老师:前面讲过研究型课程既有前沿性又有个性,所以要开设研究型课程,首先教师要很自信,你只有对自己的研究有自信才能放到课程中来,如果总跟随别人就很难做到这一点,所以这是前提。老师要做比较前沿的研究,当然前沿不前沿也是相对的,但至少你要有一个持续关注的主题。比如由于精力有限,我对电子政务并没有展开做太多的研究,但是我对这个领域一直很关注。因为一直很关注,一直很有兴趣,就能形成相关的主题。另外你的关注和兴趣要有一定的宽度。如果只做很小的一个点,就可能很难形成一门课。所以研究既要有一定的前沿性,也要有一定的宽度。
另外课上老师的驾驭能力是很关键的。我们在讨论问题的时候,虽然有既定的主题,但实际的讨论很难按既定的剧本来开展,而且形式千变万化,学生也会提出各种各样刁钻的问题,甚至有些问题你一下子回答不出来,有时候还会出现大家讨论得很热烈但是走偏了的情况,这都有可能,所以这个时候,老师还需要很好的驾驭能力。
最后一点,我觉得老师需要有开放包容的心态。我刚刚讲学生要批判性思考,这个批判,不但会落到书本上,落到文献上,也会落到你身上。我希望学生能够去挑战,去质疑,去批判,哪怕学生说的不对的,我也会去包容,所以老师也要适应,能够接受挑战,我觉得这可能是老师需要做好的准备。
教学VS科研:如何把握平衡
问:您平时会花多少时间来备课?又如何做好时间上的规划?
李亚老师:这次课程刚结束时,我就已经开始为明年的下一次课做准备了。比如说今年是2014年秋天的课,我什么时候开始准备呢?我其实在去年课结束的时候就开始了。那个时候,我会根据学生的反馈趁热打铁修订课程大纲。因为那个时候刚刚上完课,我会有一个清晰的感受,拿到学生的匿名问卷和建议,我就想哪些有道理,哪些没有。另外我还有一些自己的感受,会觉得这个地方需要改一改,那个地方还要再加一加。一般我会用一天的时间,好好研究一下,趁热打铁把大纲更新好,等第二年的开学之初就已经有很好的基础了。当然,新学期我也会再花时间做些调整。所以其实我的时间主要花在大纲的重新修订上,真正等到每次的课前准备,花的时间并不太多,我只要看看那些思考问题就好了。所有这些都在脑子里,因为一直在做相关研究,所以并不需要再准备更多。
问:您如何看待教学和科研之间的关系?
李亚老师:研究型课程对老师本身是很有益的,因为它和研究可以结合在一起,教研相长。我比较幸运,上的两门研究生课程都和我的研究、兴趣比较接近。特别是“公共政策研究专题”,里面所有的主题都和我的研究密切相关。我最近的研究就集中于这两块——协商式政策分析和公共冲突解决。所以这个时候科研和教学本身就是一体的,并没有把课程当作一种负担。
问:您在时间分配上是如何平衡教学和科研的?
李亚老师:时间是有限的,教学和科研确实存在时间分配上的冲突。比如这段时间,课程教学就会把时间打得很碎,很难做整块的研究。那么在这段时间里我就会做些琐碎的事情,比如说看书什么的。等课程结束后,我再做真正的研究。我相信所有的老师都有一个每年的时间周期,如答辩期、上课期等,然后根据自己的时间周期来合理地安排工作。
问:那您在课程教学方面投入的动力是什么?
李亚老师:原因其实很简单,我觉得我们专业在学校乃至在全国都不是一个非常有优势的专业,虽然比下有余但比上远远不足。我们的研究生不多,每届十人,最开始我对学生也是“顺势而为”,后来觉得这样太对不起学生。学生来到学校,来到不是特别有优势的专业,上两年也没啥收获,这对学生来讲不公平。那我们能做什么呢?我们可以带好自己的学生,力争自己的两门课能让学生觉得有所值、有收获,将来有所回忆。
“现在不主动做,将来就要被动做”
问:按照您的理解,对学校而言,抓好课程教学的意义在哪?
李亚老师:从学校角度来讲,现在研究生教育的竞争挑战是极其严峻的。
第一,新一代学生的教育机会越来越多。你可以问问周边老师、亲朋好友对孩子将来教育的打算,好多都说要出国读书,这是非常普遍的。所以,国内的学校,不要说一般的学校,就是很好的学校将来都可能被排在次要的位置。
第二,最近国内的好学校都在推出本科生、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包括北大、清华、交大、复旦、人大都在做,比我们学校好的都在改革,而且改革力度非常大,我们的压力越来越大。
还有,现在研究生的招生录取制度有变化。比如保研,以前学生只能保内或者保外,选择的面小,现在则有三个选择权,以后会更多。很明显,将来会逐渐形成学生挑选学校的格局。我非常乐意看到这样的改变,同时这也带来了挑战。
说得更大一点,现在人口结构的变化,九五、九六年出生的孩子比十年前少几乎一半,少一千万。这几年大学招生就变得困难,研究生生源面临缩减。这是结构性的趋势。对于某些学校来讲,将面临生死存亡的问题。对于某些专业来讲,也将面临非常严峻的局面。也许这在两三年后就会显现出来,现在台湾发生的问题,过两年可能就会在大陆、在我们学校、我们专业发生。
再加上慕课的挑战以及学科评估方式的改变。按新的评估方式,每六年一个周期,前五年是学校自评,自评报告要上网公开,第六年教育部抽查评估。所以你的底细将来全部在网上,集中一个学院的师资去参加一个学科的评估,以后不可能再出现。海潮退却,就会发现不少学科是“裸泳”了。
将来学生的选择,可能更多地会看你的口碑。就像今天你出去吃饭一样,很多人先去大众点评网看看餐馆的评价;去旅游,我们会去看目的地的攻略或旅友的记录;去网上购物,至少我的习惯是先浏览商品的评价,很多人也一样。课程体系的质量未来必然是口碑的核心内容。所以,作为学校、院系、专业来讲,研究生教育应全面提升教学水平,让学生真正的读有所值、有收获,这是必然的。现在不主动做,将来就要被动做。我很高兴看到学校已经在这方面的做出努力。
备注:何鉴孜、尹旭、苏学颖、宋宇协助整理了录音材料,课堂照片摄影:李亚,编审:陈旵明,指导:韩伯棠,罗爱芹,刘明奇,王兆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