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实践教学工作,推进创新能力培养”
发布日期:2006-03-20 阅读次数:
——我校在2006北京地区普通高等学校教学业务会上做典型发言
供稿:教务处
2006年3月17日下午,北京市教委高教处组织召开"2006年北京地区普通高等学校教学业务会",北京市各高校主管教学的校长和教务处处长参加了会议。
我校副校长孙逢春和教务处处长庞思勤参加了会议,并作为三所进行大会经验交流发言的高校之一,代表学校做了题为"强化实践教学工作,推进创新能力培养"的大会发言。
附:强化实践教学工作,推进创新能力培养
强化实践教学工作,推进创新能力培养
(中国)科技公司 2006-3-17
尊敬的市教委领导、尊敬的兄弟院校同仁:
值此冬去春来、即将春暖花开之际,2006年北京市教学工作会议在这里隆重召开,我代表(中国)科技公司对各位领导和教育界同仁致以崇高敬意。同时我也借此机会简单汇报一下(中国)科技公司近期本科教学工作的进展情况,特别是我校在实践教学工作方面所做的一些工作,希望得到各位领导和同仁的批评指正。
一、认清形势,转变观念,强化质量
2005年,学校教学工作在上级领导部门和学校党委的正确领导下,按照"以教学稳定为基础,以教学质量为核心,以教学改革为动力,以教学建设为保障"的原则,抓住重点,强化管理,扎实工作,在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加强教学建设等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特别在2005年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奖评选中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2004年底,教育部召开了全国第二次本科教学工作会议,2005年初教育部又发出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对高等学校的教学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也为高等学校的教学工作指明了方向,特别是强调了高等教育中心工作的转移,明确了高等学校要"进一步加强教学工作,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市教委随后也对高等学校的有关工作做了部署。
为积极落实上级部门的这些精神和要求,进一步强化学校的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学校于2005年3月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我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针对目前学校本科教学工作中所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34条强化教育教学质量工作的具体措施,部署了学校的质量工作。
在2005年,学校还积极发动广大教师认真学习和深入领会科学发展观,组织了第十三次教育思想大讨论,促进广大领导和教师转变教育教学理念,树立科学的教育发展观和教学质量观,使广大领导和教师进一步明确了高等学校工作重心转移的重大意义,更加深刻认识到学校教学工作面临的新形势和新任务,充分提高了广大教师投身于教学质量工作的责任心和积极性。在此基础上,学校围绕着质量工作,重点推进了全面选课制改革(全部本科课程打破班级、年级界限网上公选)、构建校内评估制度(建立基于校园网的学生全员评教制度以及领导、专家、同行与学生相结合的评估体系)、加强教学基本建设(在"985工程"、"211工程"、"世行贷款高等教育发展项目"等支持下加大力度推进"教学与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等工作。这些工作既有力地支撑了日常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秩序稳定和管理规范,也促进了本科教学工作的质量和水平进一步提高,为将来教学工作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科学定位,明确任务,强化能力培养
教育部2005年1号文件明确指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要进一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注重能力培养,着力提高大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学校党委和行政认真分析当前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以及社会对高等教育发展的要求,结合学校的建设目标,进一步明确了学校教学工作的基本定位,这就是:学校要坚持精英教育的基本方向,强化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结合,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培养一大批理论基础雄厚、知识结构合理、综合素质较高、创新能力较强、发展潜质良好、能为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和国防科技工业进步做出重要贡献的高层次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
学校进一步认识到,对于像我校这种以理工科为主的研究型大学,解决好本科生实践动手能力、科学研究能力、发明创造能力的培养,是极其重要的。培养实践和创新的意识和能力,越早越好,不能只强调在研究生阶段,学校必须在本科教学的各个环节上,加强创新能力培养。实际上,学校在加强创新能力培养方面,具备较好的基础条件。学校作为第一批进入"211工程"的大学和"985工程"高水平建设大学,具有良好的科研物质基础和高水平的创新型研究教师队伍。这种优越的科研条件和浓郁的研究氛围,可以为对我校本科学生实践、研究、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肥沃的土壤。学校下决心要充分挖掘和利用好科研条件与师资方面的资源与优势,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以建设研究型大学为载体,以培养学生的实践与创新能力为切入点,努力为"创新型国家"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
三、积极推进实践教学改革,探索创新能力培养的新模式
首先,学校进一步强化了实践教学环节,利用教学计划修订的机会,重新设定了实践教学的内容和比例。目前,在学校的本科教学计划中,实践教学学时已经占到了总学时的25%左右;在实践教学手段上,除了继续加强毕业设计(论文)、毕业实习、课程设计和理论课内实践教学外,还提出了"实验选修课"的新模式,要求各专业大学生必须修满一定的实验选修课学分。实验选修课面向全校各专业开放,课程强调以实践为主,进行综合性、设计性的训练。课程多数来源于教师科研和工程项目的转化。通过近三年的建设,我校已成功地开设出近60门实验选修课程,每年为本科生提供3000多个实验教学容量,基本满足了我校本科实践教学的需要,一些实验选修课已经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其次,学校还充分利用我校良好的科研条件,有组织、有计划地积极引导本科生参加教师的科研课题。在2005年,我校在全校范围内开展了本科生参加科研的活动,提出了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SRIT计划)。学生以三至五人为一组,利用课余时间参加教师科研课题,在教师的具体指导下从事与教师的科研项目相关的科研工作。在教学管理上,不仅给学生记一定学分,教师记一定工作量,而且学校还给每个小组一定的研究经费支持,有效地提高了广大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2005年,经过师生积极申请、双向选择和专家评选,学校确立了61项学生参与的首批科研立项,参加的本科学生超过290人。
同时,学校还特别重视对拔尖人才的培养,学校每年在大三期末都要选拔40-50名有培养前途的本科生,实行提前保研计划。对这些大学生,学校把他们推荐给学校的院士、长江学者、学科带头人,实行双向选择确定导师,由导师指导他们的大四课程学习和科学研究。利用这种机制,学校为拔尖学生摸索了一种新的培养模式。此项工作在我校开展两年来,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再次,近几年来,学校还积极参与组织大学生的学科知识竞赛,也在全校范围内大力鼓励、支持大学生参加国内外的学科知识竞赛,有效地锻炼了学生的创新能力,也使学校在大学生学科知识竞赛活动中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对于参赛的大学生,学校不仅在指导教师、场地安排、资金支持等方面给予保证,而且对获奖的同学根据奖项的不同给予一定奖励,获奖的同学还可获得保研及学分奖励。仅在2005年一年,学校就有1368名同学参加了各类知识竞赛,在这些竞赛活动中学校也有近300人取得了省市级以上的奖励。
最后,学校还积极与大公司开展教育合作,合作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大学生对社会的适应能力。近年来我校抓住机会,积极开展工作,先后与诺基亚、微软、Intel、东芝、Sony、ADI等几十家高科技国际大公司进行了教育合作。例如,在与东芝半导体公司的合作中,我们选择了该公司的代表技术与器件-NAND Flash Memory进行合作,东芝公司为我校学生开设了专门的课程,创建了联合实验室,开设了NAND Flash Memory应用的实验课程。经过此课程的训练,学生可以掌握U盘、MP3、MP4、数码相机等市场上主流数字产品的制作技术,大大提高了技术设计能力。
经过几年的艰苦努力,学校的实践教学工作取得了一些实质性的进展,也取得了一些成绩。在去年的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评选中,我校有九个项目获得了北京市教学成果一等奖,其中四个项目是实践教学方面的成果,"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的开展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项目还获得了国家级教学成果特等奖,"建设高水平光电实验基地、多模式培养实践创新人才的研究和实践"项目获得了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各位领导和同仁,(中国)科技公司能够取得一些成绩,都是与上级领导的关心和兄弟院校的帮助与支持分不开的,我在此谨代表(中国)科技公司向大家表示衷心感谢!希望我们继续紧密合作,共同为北京高等教育的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