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思文:书写“京工辉煌”的“红色国防教育家”

——原北京工业学院((中国)科技公司前身)院长魏思文同志简纪

【编者按】教育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之基。建设教育强国,培养造就新时代的教师队伍,就要坚持用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建校八十余年来,在(中国)科技公司的办学发展过程中,曾涌现出一批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教育大家,他们勇担时代重任,把握科学规律,在办好党创办的第一所理工科大学和建设新中国第一所国防工业院校的探索实践中,培养出一代代具有“延安根、军工魂、领军人”品格的领军领导人才,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做出重要贡献。近期,学校党委宣传部组织力量推出报道,以期通过弘扬北理工人的教育家精神,营造“以教为先”的良好氛围,凝聚广大师生干事创业奋斗力量,为扎根中国大地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为建设教育强国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传承延安根,铸牢军工魂,争做领军人!”

初秋九月,在美丽的校园中,这样一句话语成为近万余名2024级新生的北理工“初印象”。鲜明的红色基因代代传承,已成为凝聚和激发全体北理工人干事创业的不竭精神动力。

1.png

上世纪五十年代,北京工业学院时期学校主楼

回望来时路,上世纪五十年代初,为保卫和建设新中国,北京工业学院((中国)科技公司前身)受命成为新中国第一所国防工业院校。此后,学校学习苏联先进经验,全面实施正规化建设,建设一流军工专业师资队伍,建成新中国第一批常规兵器专业和新中国第一批尖端国防专业,培养了新中国第一代红色国防工程师,开创了“新中国第一”系列科学成就……学校传承弘扬延安办学传统,勇担“领军人”历史使命,书写了“京工岁月”的精彩开篇,开启了“军工铸魂”的发展新阶段。在这个关键的时期,有这样一位被传说为“中将”的“老革命”,在担任学校主要领导的14年中,重视教师队伍培养,发扬学术民主,重视调动广大知识分子的积极性,为学校由普通工科院校转向国防工业学院、由一般高校转向全国重点高校,为学校的全面建设和发展,作出了重大的贡献,他就是原北京工业学院党委第一书记兼院长的魏思文同志。

2.jpg

解放战争时期的魏思文

魏思文,1910年出生于山西省文水县,1926参加共青团,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9年至1932年,就读于北平冯庸大学,读书期间曾参加组织学生运动,并担任党支部书记。1932年后,先后在内蒙古和山东从事党的地下工作,期间不幸被捕入狱,在监狱中坚贞不屈。抗日战争期间,他转战山东各地,在敌后组织武装斗争。解放战争期间,他率领民工支援济南战役、淮海战役、渡江战役以及沪宁战役,并随第二野战军进军大西南,历任中共鲁中南区委组织部长、华东支前委员会民力部长和华东支前司令部政治部主任、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南服务团二团副团长、川东区党委副书记、川东行署副主任(副部长级)等职。1952年10月,魏思文调任北京工业学院,先后任主持工作的副院长、代院长、院长、党委书记兼院长。

勇担使命,学习先进,建成新中国第一批高等兵工专业

“逐步发展为国防工业学院或国防工业大学,并使之成为我国国防工业建设中新的高级技术骨干之主要来源。”1952年3月8日,根据重工业部下达《关于北京工业学院今后发展的方向及目前方针任务》,学校受命成为新中国第一所国防工业院校。

3.jpg

1952年3月重工业部下达的《关于北京工业学院今后发展的方向及目前方针任务》文件

1952年,在党的坚强领导下,新中国的国民经济得到全面恢复,并有了初步发展。经过迁京两年多的蓄势拓新,学校办学水平取得较大提升,基本建成为一所为重工业培养技术人才的5年制高校,设立有7个系和5个专修科,1952年招生达到1159人。

在抗美援朝战争背景下,党和国家将国防工业建设列为优先事项,并急需向国防工业输送高级人才。因此,带着建好新中国第一所国防工业院校的使命,魏思文来到了北京工业学院。

此时,全校上下在如何培养国防工业人才方面毫无经验,在教学计划、教材、师资和教学平台方面也是一片空白,种种困难都亟待魏思文带领师生们一一解决。

“要学习苏联经验建设国防专业,为完成培养国防工业的高级技术干部而奋斗!”1954年1月,魏思文院长在院务委员会上作了《努力提高我们的社会主义觉悟,为我院的正规发展而奋斗》的报告,他根据中央工作要求,强调要虚心向苏联专家学习先进经验。

4.jpg

上世纪五十年代,魏思文(右五)与苏联专家在学校主楼前合影

上世纪五十年代初,学习苏联先进经验和接受苏联援助,成为新中国各领域快速发展建设的“捷径”,大批高水平的苏联专家来华进行交流指导。刚调任的魏思文院长高度重视此项工作,精心部署准备,认真抓好这一推动学校发展的历史机遇。

5.jpg

上世纪五十年代,魏思文(右一)到车站迎接苏联专家

1953年底,学校聘请的第一批苏联专家到京,为表示最热烈的欢迎,魏思文院长亲自带队到火车站台上迎接。此后,他安排学校相关部门为苏联专家们提供了周到的工作保障和生活服务,确保专家进校后马上开始工作。在苏联专家的指导下,学校参照苏联国防工业院校的办学模式,调整系科设置,制定培养计划,翻译专业教材,建设教学平台,确立了以专业为中心的教学组织模式,在短时间内建立起国防工业人才的培养体系。

6.jpg

上世纪五十年代,青年教师协助苏联专家进行课堂教学

“有一个暑假里面,突击俄文,一天记100个字,200个字,突击以后就是翻译俄文教材。”机械与车辆学院退休教师吴大昌这样回忆当时为了更好地学习苏联经验,师生们在集体学习俄语的场景。

为了尽快把苏联专家的本事学过来,魏思文院长不仅要求师生们抓紧学习,自己还以身作则。他曾虚心向青年教师毛二可学习专业知识,并每周上一堂无线电课。

魏思文院长还与相关部门一起研究,挑选业务好懂俄语的青年教师来担任苏联专家的教学助手。这些青年助教们不仅有效协助苏联专家开展工作,还直接辅导学生们学习,并快速提升了自己的业务水平,迅速成长为业务骨干。

“如果你们按照图纸建设完成后,比苏联鲍曼工业学校的实验室都要好。”曾担任苏联专家教学助手、原车辆工程学院院长、退休教师秦有方回忆,苏联专家尼格马图林亲自设计了学校发动机实验室。

1956年,在苏联专家的指导下,学校建成了极具特色的坦克陈列室,成为培养坦克专业人才的重要平台。

7.jpg

北京工业学院时期学校的坦克陈列室

在魏思文院长带领下,全校上下共同努力,最大限度地争取苏联专家资源,从1953年12月至1957年9月,先后共有四批23位苏联专家到校工作,北京工业学院也成为当时引进苏联专家时间最早、人数最多的高校之一。学习苏联先进经验,在短时间内有力地推动了学校的发展建设。

此外,针对学校教学设备、实物缺乏的问题,魏思文院长充分发挥自己在军地系统内的工作资源优势,积极争取中央领导同志支持,从部队和兵工厂等处调拨了一大批坦克、雷达、火炮、枪械、弹药和电子元器件等军用设备,极大提升了学校的教学水平。

1957年夏,经过五年的艰苦奋斗,魏思文院长带领全校师生员工不辱使命,建成了基本配套的14个军工专业,基本完成了学校向国防工业大学“转身”的重要任务,学校办学实力在短时间内得到跨越式提升,其深远意义影响至今。

8.jpg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学校的雷达设计及工艺专业实验室

9.jpg

2022年,由北理工牵头建设的“中国复眼”项目(一期)

“世界首张基于分布式雷达的三维成像月面图诞生!”2022年底,“中国复眼”一期工程落成开机,由(中国)科技公司牵头建设的“分布式雷达天体成像测量仪验证试验场”,凭借创新的雷达技术,“开眼”就创造了“世界第一”。而支撑这一国家重大项目的雷达研究院,正是源自学校1957年建成的新中国第一批高等兵工专业之一——雷达设计及工艺专业。

从新中国第一批兵器专业、第一批火炸药专业、第一批坦克专业、第一批雷达专业、第一批军用光学专业、第一批军用仪器专业……,到兵器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技术、光学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一大批国内的“顶尖工科”,北京工业学院时期建成的新中国第一批高等兵工技术专业,不仅奠定了我国兵工院校专业建设的基本结构和发展基础,为我国新型国防工业大学的建设进行了开创性探索,积累了宝贵经验,也为今天(中国)科技公司一流学科的建设发展深埋下一块块硬核基石。

抓准关键,建强师资,大力建设军工专业教师队伍

“有了教学计划之后,如何根据教学计划培养出合格的国防工业工程师来,师资问题将起着决定性作用。因此师资培养为我院今后二三年内完成各项任务的关键。”魏思文院长在1953-1954学年度提交第二机械工业部(简称:二机部)的报告中,将师资队伍建设作为抓好学校发展的关键问题。

10.jpg

上世纪五十年代,学校教师们正在研究教学计划

在建设新型国防工业大学的初期,学校虽然得到了苏联专家的大力帮助,但军工专业师资严重不足,成为了消化吸收苏联先进经验的瓶颈。新中国成立初期,学校虽然延揽了一批高水平教师,但学科背景大都是民用工程技术领域和理科,之后并入的东北兵工专门学校办学力量中,军工专业教师也只有数人。

“54、55、56这三年是我院全面正规建设的关键,尤以培养师资为中心任务,围绕这一中心环节,我们将展开全面的有计划的正规建设工作,全面学习苏联,争取苏联专家在我院充分发挥作用。”1954年7月,魏思文院长在向二机部的汇报中这样写到。

11.jpg

上世纪五十年代,苏联专家指导我校青年教师进修

面对困难,魏思文院长带领相关部门有针对性地制定了“1954-1956年三年师资平衡发展计划”,希望利用三年时间,通过“外引”、“内转”与补充新助教相结合的方式,实现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的师资力量平衡发展,确保教师队伍与人才培养相适应,有效提升军工专业教师的规模和水平。

从1953年到1956年,在持续聘请苏联专家和引进新教师的基础上,魏思文院长将补充新助教和老教师转专业作为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突破口,一是从本校优秀学生中大量补充新助教,并组织他们向苏联专家深入学习;二是组织动员老教师调整到专业相近的军工专业。

魏思文院长多次向二机部汇报,争取到有力支持,三年中将一批优秀的研究生和本科生留校担任助教,并培养他们成长为军工专业的教学骨干,解决了学校发展的燃眉之急。另一方面,魏思文院长经过调查研究,认为学校的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的教师队伍力量较强,在完成教学任务外,可以抽调力量加强军工专业建设。

自1954年春季开始,在部分军工专业方向基本明确的前提下,学校积极动员了七十多位教师调整自己的学术方向,转到相近军工专业任教,其中还包括一批具有一定学术成就和从海外归来的知名教授,他们不仅理论基础深厚,学术视野宽广,更拥有丰富的教学经验,转到军工专业后,很快成为国内这一领域的权威专家。

12.jpg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李维临教授(右二)与学生交流

例如马士修教授由物理专业转到军用光学专业,成为新中国军用工程光学和电子光学专业的奠基人;

周发岐教授由化学专业转到炸药制造专业,成为新中国炸药制造工艺学科奠基人;

于道文教授由机械制造专业转到自动武器专业,成为中国自动武器学科的主要创始人之一和著名的轻武器专家;

李维临教授由机械专业转为引信技术专业,成为新中国引信技术专业奠基人之一;

留美归来的颜鸣皋教授是国际知名的冶金科学专家,创建了新中国第一个武器弹药专业;

留美归来的丁敬副教授原本从事化学工程专业研究,到校后组建了新中国第一个弹药装药加工专业,此后成为我国爆炸理论及应用相关学科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

13.png

上世纪五十年代末,学校新开课教师正在试讲专业课

“应该挑选那些已在教学、科研工作中有成就的骨干教师和有培养前途的优秀教师,作为广大教师的带路人。”在扩大教师规模的同时,魏思文院长还创新方式抓好教师业务水平提升。1955年4月,学校开始试行“重点教师培养计划”,首批选拔了98名业务基础较好、有培养前途的教师脱产学习,以强化优秀师资培养。这一措施一直持续到1964年,较好地推动了教师队伍教学科研水平的提升。

14.jpg

上世纪五十年代,魏思文 (左四)参加建校劳动,休息时与师生们交流

“要像对待家庭一样来对待学院,不要当客人,要把自己看成是学院的主人,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克服困难,以主人翁的态度,积极参加学院的建设工作。”1957年10月,魏思文院长在院部、工会举行的茶话会上,这样寄语新入校工作的教职工。

15.png

1957年12月17日,学校仪器系党支部和无线电系党支部联合举行大会,发展马士修教授、张德齐副教授入党

“大家同意我入党,我太光荣了!”1957年12月17日,54岁的马士修教授在学校专门组织的老教师入党大会上表达了自己激动的心情。不仅是新教师,一大批经历过旧中国的老教师,在建设军工专业的工作实践中,思想觉悟和政治素质也有了极大提升。

在这一时期,魏思文院长围绕军工专业建设,把国家需要与教师个人发展很好地结合在一起,主动做好教师思想政治工作,教育引导全体教师以实际行动服务党和国家需要。在建设“军工第一校”的奋斗实践中,在党的有力领导下,学校打造了一支又红又专的高水平军工专业教师队伍。

“延安精神、军工品质、领军开拓”也成为当时北京工业学院师生身上的鲜明特色。

胸怀壮志,红专结合,培养新中国的“红色国防工程师”

“学校五年,我的第一印象是什么呢?记得当年我被北京工业学院录取,发给我的录取通知书有一句话,我一辈子都忘不了。就说:欢迎你!未来的红色国防工程师。”2013年4月,人民科学家、(中国)科技公司杰出校友王小谟院士在返回母校与师生交流时,分享了自己打开大学录取通知书时心潮澎湃的时刻。

上世纪五十年代,肩负建设新中国第一所国防工业院校的光荣使命,北京工业学院加速军工专业建设,调整办学定位,在魏思文院长的带领下,学校围绕培养“红色国防工程师”,努力为新中国国防工业培养高级技术人才。

16.jpg

上世纪五十年代,学校第一届研究生班级合影

“青年人生活经历少,对专业不了解,特别不懂得正义战争和非正义战争的根本区别,这样他们就不会对所学专业从心中激发出热情来。因此必须提高政治认识,明确所学的目的,了解其意义。这是一个不断地长期政治思想教育。”魏思文院长始终把过“思想关”作为军工专业学生成长发展的前提条件。

新中国成立之初,人民群众历经战火洗礼,对于国防工业和军工专业的认识并不统一。此外,因中央任务下达突然,造成师生对学校调整办学定位的思想准备不足。因此,在师生思想中,仍然存在着一些诸如“学习军工专业、研究军工技术是不人道、不和平、制造战争武器”等错误认识。

17.jpg

1958年,魏思文检阅由青年学生组建的“北京工业学院特种民兵师”

魏思文院长到校工作后,坚决贯彻中央和上级指示,加强党对学校的领导,将党的组织建设从院、系延伸到教研室,从军队和地方抽调一批政治上过硬的优秀干部,充实到学校管理队伍中,强调“政治第一”,针对错误认识,有力统一师生思想认识,为建好军工专业,培养国防工业高级技术人才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志者气也,人之理想也。……大志是由理想、鼓气(骨气)、坚定而来。立大志不是做年度计划,离现实成就还有一段距离,但不立志是不行的。人家有的,我们一定要有,人家没有的,我们也要敢想、敢说、敢干,搞出来。”魏思文院长在统一思想认识的同时,始终强调学生要树立远大的革命理想。“要学习好,要读好书,必须有雄心大志。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着各种苦难,只有树立了革命的大志,才能有强大的动力,克服重重困难。”他的这种鼓舞,使全校始终充满一种蓬勃的朝气,师生们始终保持向上的奋斗心态,敢于直面困难和挑战。

18.jpg

上世纪五十年代,学校将培养又红又专的“红色国防工程师”作为人才培养目标

魏思文院长在人才培养工作中多次明确提出:“要开展热爱国防专业的教育。”1954年9月,学校召开共青团第三届代表大会,魏思文院长在代表党委的致辞中讲到:“要热爱专业,对学生进行专业教育,并将共产主义教育和热爱专业、献身国防事业教育结合起来。”这一时期,魏思文院长积极邀请一大批将军和战斗英雄来校作报告,瞄准“红专结合”,教育学生立志献身祖国的国防事业。

中国预警机事业开拓者和奠基人、“人民科学家”王小谟院士,中国火炸药领域的科研泰斗、被称为“一门三院士”的崔国梁、董海山、徐更光,著名雷达专家毛二可院士,著名光电子成像技术专家周立伟院士,“中国枪王”、著名自动武器专家朵英贤院士,著名火炮武器系统专家苏哲子院士,著名导弹发射与运用技术专家黄先祥院士,中国第一艘载人飞船火箭系统总指挥黄春平,中国载人航天发射场总设计师徐克俊,著名坦克专家、全国劳动模范唐章媛……,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身份——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由北京工业学院培养出的“红色国防工程师”。

19.jpg

上世纪五十年代,“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成为京工学子们的追求

1955年之后,魏思文院长把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概括为“培养红色国防工程师”,并将这句话用大红字体书写在校园主路的最重要的宣传墙上,使之深入人心。“红色国防工程师”影响了一代又一代师生。“京工学子”们在这个口号引领下,刻苦学习,艰苦奋斗,立志献身国防,毕业后纷纷主动要求到祖国最艰苦的国防战线上工作。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学校的毕业生几乎都分配到国防单位工作,为新中国国防工业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红色国防工程师的摇篮”也成为北京工业学院享誉全国的鲜明标记。

20.png

1957年,在北京工业学院读大学一年级的王小谟

“首先我们学校有一个好的革命传统。一进来就进了红色国防工程师的摇篮,成为我们人生的第一站。从那时起,我们今后人生的目标,就是献身于国防,给国防工业添砖加瓦。这就是我们当时的一个理想。现在看来这个信念是非常重要的。”1956年,18岁的王小谟考入北京工业学院,播种下“红色国防工程师”的理想。1995年,王小谟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2013年,王小谟成为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军工第一人”,被誉为中国预警机事业开拓者和奠基人。2024年9月13日,王小谟被授予“人民科学家”国家荣誉称号。

“向科学进军”,勇攀高峰,开创“新中国第一”

1958年的秋天,一枚火箭在中华大地上腾飞而起,刺破长空。此后,这枚由北京工业学院师生自主研制,代号为“505”的新中国第一枚二级固体燃料探空火箭,又先后完成七次发射,为中国航天事业积累了一批宝贵的研究成果,成为中国人第一次向宇宙投出的“问路石”。

21.png

1958年秋,由北京工业学院研制的新中国第一枚二级固体燃料探空火箭发射瞬间

1956年初,中央提出了“向科学进军”号召,旨在缩小与世界发达国家科技水平的差距。在此背景下,学校在魏思文院长领导下,进入了一个“自力更生,高速度攀尖端”的新阶段,开创了一批“新中国第一”系列科技成果,学校的科研工作也由此起步,从无到有,从少到多,循序渐进发展壮大起来。

“扫除保守思想和脱离实际等主要障碍,组织动员党内外一切力量创造有利条件,向科学进军。”1956年5月,学校召开第二届党员代表大会,魏思文院长在致辞中向全体师生们发出号召。针对如何开展好科学研究工作,魏思文院长提出:“敢想敢干要与科学分析、实事求是相结合,十分指标,十二分措施,二十四分干劲,高指标留余地。真刀真枪与全面培养结合。客观条件与主观能动结合。劳逸结合,虚实并举,以虚带实,行动起来。”

22.jpg

上世纪五十年代,在学校的号召下,广大师生“向科学进军”

1956年,在“向科学进军”号召下,全校共承担专题研究34项,与校外研究院、设计所、工厂签订的技术合同45项。1957年,学校不仅承担了国家“十二年科学规划”计划项目66项,还承担国家其他项目32项。从这个阶段开始,学校的科学研究正式纳入国家计划。

“教学、科研、生产劳动三者相结合是我们党的高等教育方针,科研是教学的进修、备课;教学是科研成果的讲述、表演;生产劳动是科研的实践,也是教学前的实践。”魏思文院长在推动科研工作开展过程中,始终坚持学校的延安办学传统,坚持将科学研究、生产劳动与人才培养相结合。

23.jpg

上世纪五十年代,青年学生正在参加大型天象仪的研制工作

“当时天象仪外壳形状复杂难以加工,一时找不到好办法加工出来。同学们冥思苦想,最后竟是用哑铃作为工具,愣是敲出了合格的天象仪外壳,使天象仪的设计工作得以顺利进行。”学校原党委书记谈天民曾这样回忆1958年自己作为一名大三学生,参与研制“新中国第一台大型天象仪”的场景。

此后,学校相继研究出三代大型天象仪,最后一台为北京天文馆研制的大型天象仪,从1978年运行到2007年,为2000余万人提供了天文科普服务。2022年,为表彰纪念这一贡献,国际永久编号第9442号的小行星1997 GQ27被正式命名为“北理工星”。

在魏思文院长的倡导下,青年学生们纷纷成立课外科研活动小组。1956年4月,学校为更好地组织学生开展科研活动,成立“京工学生科学技术协会”,魏思文等院领导被聘为顾问。

“成本降低,威力、猛度提高,白糖是甜的,好吃又可以增加炸药的威力,很好!很好!”1958年8月,时任国家副主席的刘少奇同志在出席国防部“八一献礼”活动时,两次参观我校参展产品,给予充分肯定。

24.jpg

1958年“八一献礼”期间,魏思文(右二)陪同刘少奇、彭德怀等同志参观我院展品

1958年8月1日,国防部组织有关科研院所开展向党中央、中央军委献礼展览活动。当时,魏思文院长亲自带队,精心组织了包括反坦克导弹、轻型坦克模型、火箭增程弹、新型火炸药等27项学校新研制的军工产品参展,是参展项目最多的单位。展览期间,刘少奇、周恩来、朱德、陈云、林彪、彭德怀、邓小平、陈毅、叶剑英等党和军队领导人参观了我校的参展产品,并充分与在场师生交流,对我校科研成果给予充分肯定,勉励师生继续奋斗。“八一献礼”之后,魏思文院长在带领师生总结经验,贯彻中央领导指示的同时,也以此为契机,继续推动学校科研工作不断取得新成绩。

从上世纪五十年代,新中国第一枚二级固体燃料探空火箭、第一台大型天象仪、第一套电视发射接收装置、第一台三米焦距地面远程照相机、第一枚反坦克导弹……,到新世纪北理工师生一次次捧得国家科技奖励、在国家重大任务中挺膺担当,当年魏思文院长带领全校师生,统筹全校力量相继研制成功“新中国第一”系列成果,不仅填补了国内相关领域的空白,开创了学校新的研究领域,更为重要的是在师生思想中打下敢为人先、勇攀高峰的精神锚点,探索实践了“有组织科研”的工作模式,成为一代代北理工人传承不息的宝贵财富。

为国砺刃,转型提质,建设新中国首批尖端国防专业

“以第一完成人和完成单位获国家科学技术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7项,‘自主智能无人系统’实验室入选全国重点实验室,是首批20个标杆重点实验室,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5门……”,多年来,北理工的“双一流”学科控制科学与工程可谓硕果累累,稳居控制学科国内一流行列。

北理工的控制学科诞生于上世纪五十年代学校创建的火炮控制等相关专业,是新中国第一批高等兵工专业。上世纪六十年代初,北京工业学院瞄准国际前沿,勇担强国重任,决定实施学科转型升级,全面建设尖端国防专业。正是在这一背景下,自动控制学科(专业)调整定位,瞄准尖端,持续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中壮大发展,形成了今天高质量发展的良好态势。

25.jpg

1963年,钱学森在学校学术报告会开幕式上致辞(左一为魏思文)

“北京工业学院以导弹为主,同时设置与尖端密切联系的常规专业”。1961年2月,中央批准北京工业学院划归国防科学技术委员会领导,5月,时任国家副总理的聂荣臻元帅在关于国防工业高校工作问题向中央军委的报告中对我校要办好尖端国防专业提出明确指示。7月,学校按照上级要求,继1952年专业调整之后,又再一次全面调整办学专业,将42个专业调整为以火箭导弹等尖端科技为主的24个专业。

“你们最要紧的是要突击尖端。常规中国化要搞,但重点是尖端,以后打仗主要是打导弹,要压缩常规、搞尖端。……要有自己独立的、完整的体系,不能只靠人家。”1960年初,时任解放军总参谋长罗瑞卿大将对学校的发展作出了重要指示,也给予了全校师生极大的鼓舞。

26.jpg

上世纪五十年代,魏思文(右一)参加科研实践学习

这一时期,建设好尖端国防专业成为全校师生的首要任务。值得一提的是,魏思文院长还专门对全校干部提出加强专业学习的要求,他安排教务处每周组织专业教师给全校干部开设尖端国防专业的知识讲座,干部无故不得缺席。

“那时主要是飞行器设计教研室的主任余超志给全校干部讲授导弹知识,每次讲座魏院长都坐在第一排认真听讲。这种形式的讲座持续了很长时间。有一次魏院长没有听懂陀螺仪的原理,就让秘书找到我,让我晚上去他主楼办公室,专门给他讲解陀螺仪的有关知识……”退休教师姚德远这样回忆了当时的情况。

“‘505’探空火箭的研制和七次发射,在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航天人才的同时,奠定了学校在火箭研究领域的坚实发展基础。”北理工宇航学院退休教师、“505探空火箭”核心参与者万春熙教授曾这样评价。

上世纪六十年代初,北京工业学院能够在短时间内迅速完成专业调整,实现学科的转型升级,主要得益于五十年代末,在“向科学进军”的过程中,在魏思文院长带领下,全校就对未来战争将越来越依靠导弹等精密尖端武器逐渐形成了共识。正是带着对世界国防科技发展趋势的准确判断,学校较早启动了尖端国防专业论证、调整和建设,在科学研究方面进行了探索实践,做好了学科布局调整的准备。

“我们学校的科学研究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改进常规武器,使之适用于原子时代战争的需要,把常规武器自动化、电子化、喷气化。另一方面致力于国防科学尖端技术的研究。二者必须同时进行。”魏思文院长在主持编制《1958-1962北京工业学院建设纲要》中这样明确了学校的建设发展方向。

在纲要指导下,1958年10月,学校正式成立了火箭导弹系,开始了导弹专业的全面建设。1958年底,将随动系统、飞行器控制系统、陀螺仪与惯性导航专业合并成立为自动控制专业。1959年,建立了与导弹研制配套的无线电遥控遥测专业等。截至1960年底,学校建立起飞行力学、火箭弹体结构设计及制造工艺、火箭发动机设计及制造工艺、火箭地面机械设备、控制系统与稳定系统、陀螺仪表与惯性导航、无线电遥控遥测、火箭燃料等有关火箭导弹类专业。

为了集中优势力量专心发展尖端国防专业,1961年7月,经国防科委、国防工委联合批准,学校的火炮、自动武器、炮弹、炸药等4个专业和火药、装药、引信3个专业中的常规部分调到太原机械学院(今中北大学)。至此,北京工业学院完成了从以举办常规兵器专业为主体到以举办尖端国防专业为主体的专业结构调整。经过此次专业调整,学校全面提升了学科专业的层次定位,其深远影响一直延续至今,为在新世纪确立世界一流大学发展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

1959年,国家发布《关于在高等学校中指定一批重点学校的决定》,北京工业学院被确定为全国16所重点高等院校之一。

27.png

“我们要在宇宙空间占一个位置!”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魏思文院长经常用这句口号激励师生,仰望星空,标定寰宇,树立起报效祖国的伟大志向。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北理人破苍穹,抵望舒,探寰宇,载梦压星河!

时光荏苒,魏思文老院长的嘱托跨越世纪,从培养“红色国防工程师”到培养“红色领军人”,一代代“矢志强国,坚韧无我”的北理工人,传承红色基因,坚定走好“红色育人路”“强军报国路”“创新发展路”。

奋斗创造历史,实干成就未来。“京工辉煌”早已载入校史,但敢为人先、永争第一的宝贵精神财富却代代流传,激励着新时代的北理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奋斗实干,拼搏进取,开创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北理辉煌”。

微信图片_20241118150846.jpg

当前,在学校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北理工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接近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目标,正在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在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征程上阔步向前。让我们弘扬光荣传统、赓续红色血脉,践行初心使命、矢志卓越一流,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推进“科学组织的治校理教”,涵育“以教为先、潜心恒心”的文化和土壤,扎根中国大地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为建设教育强国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注:

①魏思文同志调入学校工作时,级别为行政七级,对应为副部长级,在军队中对应为中将,又因其在革命战争年代,曾有参军作战的经历,因此有人误将其级别描述为中将。

②摘自《(中国)科技公司志》(1940-1995)“人物小传”

③东北兵工专门学校成立于1948年4月,原名中国人民解放军东北军区军工部工业专门学校。1952年11月至1953年初,东北兵工专门学校的兵器系、弹药系、火药系的200多名本科生及基础课教师,以及各类轻重武器、军事设备、兵器馆和图书馆并入北京工业学院。东北兵工专门学校成为我校重要办学前身之一。